某电子厂锯木车间噪声对工人五官影响的调查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2:43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噪声是锯木车间的主要职业危害之一。而噪声对听觉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危害也早有报道,而对眼底动脉和视力的影响报道甚少。为全面了解噪声对锯木工人五官方面的影响,我们于2003年7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电厂锯木车间的噪声强度和工人五官方面的健康状态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某电子厂从事锯木车间作业人员172人(其中女58人)为接噪组、平均年龄28.3岁(17~41),接噪工龄4.3a(1~10a),每天工作8h,选择同厂不接噪声的办公室人员71人(其中女26人)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9.7岁(21岁~43岁),平均工龄6.9a(1~13a)。两组人员均排除冠心病、高血压、心肌劳损等心血管疾患和耳疾、眼底疾患患者。
1.2 调查方法 ①职业健康体检:详细询问职业史、既往史、五官、电测听和眼底检查。②噪声测定:采用HS 5670型声级计,按照《工业企业噪声测试规范》要求,对车间作业环境进行测试。③听力测试:采用丹麦72型听力计,在工人脱离噪声岗位至少12h后,在噪声小于30dB的隔音室内进行测试,听力损伤诊断参照有关标准。④眼底动脉检查:接噪组工人上班2h后用快速散瞳水托吡卡胺散瞳后,采用江苏苏州医疗器械厂生产YZ6EI检眼镜在暗室内检查。⑤视力检查:采用国家标准对数视力表。
1.3 统计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职业卫生学调查 测得噪声在90~100dB,频率特性为高频,同时对作业工人做工时记录,累计噪声暴露量按以下能量公式计算。
2.2 两组听力测定结果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见,按噪组的语频和高频各频听力损伤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3 工龄与语频、高频听力损伤情况的关系 见表2。
表2 工龄与语频、高频听力损伤情况的关系

由表2可见,接噪组语频听力损伤和高频听力损伤均随工龄增加而升高,也就是说随
累积接触噪声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呈明显的时间剂量-反应的关系。
2.4 两组眼底动脉和视力检查结果比较 眼底动脉异常包括动脉功能性收缩期和动脉硬化期。见表3。
表3 两组眼底动脉异常和视力下降检查结果比较

由表3可见,接噪组眼底动脉出现异常和视力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5 听力曲线楔(“V”)凹陷谷点分布 接噪组在3kHz处“V”凹陷占18.6%,4kHz处“V”凹陷与3kHz、6kHz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2.6 两组鼻、咽、喉和口腔的检查结果 结果尽管稍有差异,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锯木作业的主要危害因素是高频噪声,且噪声强度较大。本调查就是对锯木车间的高频、高强度噪声对人五官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接噪组工人的语频和高频听力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累积噪声剂量分析:接噪组语频和高频听力损伤随累积接触噪声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呈明显时间剂量-反应关系。对接噪组听力曲线特征分析:高频“V”凹陷谷点分布以4kHz、6kHz多见,以4kHz处为主(52.8%),同时锯木噪声对作业工作眼底动脉和视力有明显损害,与文献报道一致。而对鼻、咽、喉和口腔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锯木车间高频、高强度噪声对作业人员五官影响除听觉系统外,还对视觉系统有损害作用,因此对该厂的噪声危害,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宣传教育,强化管理,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提高工人的个人防护意识,以减少作业工人发生听力和视觉的损害。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