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工频电场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的研究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2:43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高压乃至超高压(频率为50Hz,电压大于25kV)输变电设备日益增加,所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对作业及周围居住者健康所带来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从目前国内外报道看,对高压工频电场与人体健康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存在争议。为探讨工频电场对作业者健康的影响,我们对某企业工频电场接触人员、非接触人员分别进行了心电图、血象及外周血染色体基因诊断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测试对象 选择某工频电场企业工频电场作业人员为接触组、该企业非工频电场作业人员为对照组进行测试,统计中剔除工龄小于3a者,年龄不不于25岁且不大于45岁者后,接触组为75人,非接触组为63人,两组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无明显差异,见表1。接触组未处于全封闭式屏蔽装置中操作,亦未着包括面部的屏蔽服。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2体检方法 两组心电图检查依据心电图临床检查一般方法进行,血象检查包括WBC、RBC、Hb和外周血染色体基因检查依据实验室检查一般方法进行。结果依据临床检查正常范围判定。数据统计采用X2检验方法。
1.3监测仪器和方法 监测使用武汉宇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H-3型工频场强仪,其主要性能符合《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GB 16203-1996)的要求;监测方法依据该标准。
2 结果
2.1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强度监测结果 控制室内接触剂量均值为15V/M,远小于国家标准限量值。巡回检查位330kV线路工频电场强度为(6.2±0.6)kV/M;作业人员巡回检查时间2~4h,其余工作时间在控制室。
2.2 心电图、血象、外周血染色体畸变检查结果
2.2.1 心电图检查结果 见表2。
表2 某工频电场作业工人和对照组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注:P>0.05。
2.2.2 血象 包括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外周血染色体畸变检查。接触组75人与对照组63人均为正常。
3 讨论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看,接触组在日平均2~4h工频电场作业时段内的大部分时间接触剂量超过5kV/M,一般认为超过国家标准的工频电场可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症状,甚至认为可致外周血象变化及染色体畸变,本调查未发现外周血象、生理及生化指标异常的变化。表明在略高于国家标准容许量的情况下,日接触时间在一定范围内,一般健康状况与暴露条件没有相关,可认为这种工频电场职业暴露危险性不大。但长时间(日接触时间接近或大于8h)接触情况仍需进一步研究,可考虑国家标准容许量适当放宽。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