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污水(乙烯)处理场职业危害分析与对策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2:12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齐鲁乙烯污水处理场主要担负45万t乙烯装置生产、生活污水以及第二化肥厂甲醇和丁辛醇装置的生产污水的处理任务,日处理能力4.2万m3。为减少恶臭污染,污水处理场的事故污水池、匀质调节池、氧曝池均设计为密闭型,但由于生产条件所限,其进水格栅、预沉池、隔油池、二沉池、接触氧化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贮槽、污泥棚库均设计为敞开型,造成污水处理场工作环境恶劣,混合恶臭气体弥漫,尤以预处理和污泥脱水装置区最为突出,而上游生产装置工艺状况波动,事故污水冲击污水处理场时最为恶劣,严重影响员工身体健康。


    有害物质检测


     1污水中有害物质检测

     苯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2001~2003年污水中苯含量测定

    

     2车间空气检测

     从2002年至2004年的空气检测结果看,污水处理场的有害物质种类虽然较多,间空气恶劣,但超标情况很少,仅有苯超标。苯检测结果见表2。

     表2车间空气中苯检测结果 mg/m3

    

     注:国家标准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6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06mg/m3


  从对污水处理场的员工职业健康查体的结果来看,职工的血液系统受到了影响,2000,2002,2003年3年的白细胞降低的检出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见表3)。而且白细胞降低的人员多为倒班超过10年的一线职工。

     表3 污水处理员工白细胞降低检出率

   

     注: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

     苯可造成血液系统损害,引起白细胞、血小板降低,贫血,甚至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从污水处理车间空气检测情况来看,苯有超标现象,员工白细胞降低有可能与长期接触苯有关。

     有污水处理场的有害物质的检测数据来看,仅苯超标。但笔者认为这可能与检测频率、检测手段、分析项目有关,大量的如硫化氢、氨、甲硫醇、甲硫醚、苯乙烯等产生恶臭的混合气体污染并未被检测出来,而此类恶臭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的。


    防范措施


     a)开展HSE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板报、局域网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及污水处理场职业危害和预防知识;通过专项教育和班组安全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加强污水处理场员工对苯及其它毒物因素的职业危害的认识,提高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预防能力。

     b)加强管理与考核,确保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到位,防范得当。

     c)对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偏低的人员进行换岗,使其暂时脱离职业危害场所,并加强医学监护,必要时作进一步检查。

     d)制定毒物危害预防控制措施,并严格执行。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用无毒或低毒试剂代替有毒试剂;分析试验工作间与办公间、休息间实现隔离,严禁在工作间饮食;控制毒物逸散,降低毒物浓度,凡能产生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操作、试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且要保持室内通风;在装置区操作或采集污水样,均要佩戴专用防护口罩、手套,避免直接受到毒物侵害;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多进行户外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e)改善作业现场环境。对产生恶臭较多的脱水厂房进行治理,采取隔离封闭、通风除臭、定点排放等改造措施,使员工工作环境与恶臭污染源隔离。


  污水处理场工作环境恶劣,已影响到员工健康。因此,加强对毒物的监测、危害分析和治理,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改善作业环境,以保证员工身体健康,是污水处理场发展的要求,也是我闪面对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