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对驾驶人的危害和预防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1:15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振动是危害人体的物理因素。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实践证明,强烈振动可引起骨折、皮肉青紫、器官破裂、内脏位置移动和脑震荡。人体如果长期处于振动之中,会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新陈代谢等方面发生病症,久而久之便会引起振动病。
振动病是卫生部公布的14种职业病之一。初期表现为:头晕有疲劳感,脚、腿无力,且出现肌肉疼痛和神经衰弱;面部振动表现手指痉挛,有的出现指甲松动脱落等,产生失眠等神经衰弱症。
驾驶人不但是振动的直接受害者,而且对驾驶人的行车安全有危害。因此驾驶人应注意预防。
一、不要超载,以免汽车防振动装置损坏,失去它的作用,即不利于安全行车,又危害自己的身体。
二、避免长时间连续驾驶车辆。可推广应用防振作用的东西,以此来减轻受振动时间与危害。如驾驶人可穿具有防振动作用的防振鞋,减轻向脚部的振动;可戴防振手套,座椅柔软些,以减轻手臂及背部的振动。
三、不要超速行驶,以减轻振动。超速行驶会带来剧烈的振动,对身体各部位带来不利因素。因此在路面稍不平整时可降低车速,以减轻振动对身体的影响。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