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防尘防毒标准的制修订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0:44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防尘防毒标准化工作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历史最长的一个领域,以往虽然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生产的发展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
  
  防尘防毒标准化工作回顾
  
  一、取得的成绩
  1.解决了安全生产标准代号,成立了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
  2006年,国家总局成立了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立了代号为AQ的安全生产行业标准,解决了自原国家经贸委以来安全生产标准一直没有行业标准的问题。设立了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为安全生产标准特别是防尘防毒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完成了部分现行防尘防毒标准的清理、分析和评价
  由于政府机构改革,部门多次变化,长期以来,安全生产标准修订工作滞后,已经不能适应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为摸清底数,一些研究单位有计划地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的制修订和清理工作,在完成的《安全生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录》中,涉及防尘、防毒的标准就有近300个。
  二、存在的问题
  防尘防毒标准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安全生产和防尘防毒标准化工作的需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总体上看,现行防尘防毒标准化工作显著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难以适应安全生产、特别是防尘防毒工作形势的要求,主要有如下两个问题。
  1.标准缺乏系统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以往的防尘防毒标准分布于不同的行业、部门中,由各个行业或专业部门负责制定和发布。各部门涉及的防尘防毒规定种类众多,十分复杂。标准之间既存在许多交叉、重叠,也有不少矛盾和不相协调的地方,缺乏应有的系统性、统一性和完整性。此外,政府机构改革后,一些行业、部门发布的行业标准的可执行性遇到了一些问题,与防尘防毒工作配套的标准发展极不平衡。
  2.标龄较长,时效性较差
  近年来,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行政体系发生了多次变化,与防尘防毒关系密切的原煤炭、化工、冶金、纺织等部门相继撤消,防尘防毒标准化工作进展的情况变得比较复杂,涉及到多个部门;一些防尘防毒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长期未得到及时的修订,普遍存在标龄长、标准老化等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安全生产特别是防尘防毒工作的需要。我国目前经济成分和劳动用工形式进一步多元化,过去的一些主要针对国有经济的技术管理规范、标准难以适应其他各类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防尘防毒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的力度。
 
  防尘防毒标准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指导思想
  新时期防尘防毒标准研制工作,应紧紧围绕工业防尘防毒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和加强防尘防毒行政监管工作技术保障的总体目标,开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增强标准的科学性、时效性、实用性和协调性。充分利用各种科技资源,拓展防尘防毒标准化工作领域,加大对防尘防毒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努力完善防尘防毒标准化框架体系的建设,为政府防尘防毒监管工作提供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以提高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区分轻重缓急,明确重点任务
  防尘防毒标准化工作的方向以防范特殊行业职业中毒事故、减少尘肺的发生为重点;以加紧制修订防尘防毒技术标准为重点,兼顾急需的防尘防毒管理标准;在工作方法上以修订为重点,充分发挥其技术规范和技术支撑作用,为行业、企业加强防尘防毒工作服务,为政府安全监管监察服务,促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尘、毒危害状况的尽快好转。
  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在全国标委会和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的统一规划和协调下,整体构建防尘防毒标准体系框架,完善相应的标准系列;集中人力和物力,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采用同类标准系列化同步制修订等方式,按照基础先行、急用先上、分步实施的方针,加快防尘防毒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步伐,保证“十一五”期间本领域急需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完成。
  3.积极推进防尘防毒标准化管理的体制创新
  加强对标准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完善标准形成机制,建立开放式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和技术协调机制,确保标准的适用。通过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队伍的素质。此外,还要加大对本领域标准的宣传、培训的力度,促进标准的有效贯彻和执行。
  三、总体目标
  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工业粉尘、毒物危害严重的重点行业(领域)防尘防毒标准的修订工作,完成急需领域防尘防毒标准的制定工作。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互协调,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方法类标准相互配套,科学完备的本领域专业标准体系,并逐步建成我国的防尘防毒标准信息服务系统。
  
  防尘防毒标准
  制修订的重点任务
  
  一、开展防尘防毒标准体系的相关研究
  “十一五”期间,在安全生产标准工作体系框架下,以促进防尘防毒工作高水平开展为目的,研究防尘防毒标准制定、修订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提出防尘防毒标准体系的结构框架和重点内容,充实并完善防尘防毒标准体系。
  二、加强职业中毒和粉尘危害严重行业的防尘防毒标准制修订
  近年来,我国工业毒物危害较严重的主要行业、领域包括制鞋、制革、蓄电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电镀、冶金、电子工业、污水与垃圾处理等,这些领域是未来一个阶段防毒标准制修订工作的优先领域。粉尘危害严重的传统领域主要包括矿山、建材(水泥、玻璃、陶瓷)、机械工厂铸造、冶金企业(烧结、焦化等)、石材加工、施工凿岩等,它们是防尘标准制修订工作的优先领域。
  三、加强新兴行业防尘防毒标准的制修订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国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在新时期,振兴装备制造业、优化发展能源工业、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提升轻纺工业水平、积极推进信息化将成为发展的重点。由于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必将出现大量新的有毒有害物质,出现新的以中毒为主要形式的职业风险。因此,建议将一些新兴行业防尘防毒标准的研制,作为分委员会工作的中长期目标,适时制定相应行业、领域的防尘防毒标准。
  四、开展特殊场所防尘防毒标准的制修订
  近些年,特殊作业场所引发的急性中毒事故频频发生。疏通污水管道,在地下或密闭空间等场所的作业经常发生急性中毒事故。鉴于该领域急性中毒的多发性和严重性,建议重点研究和提出涉及特殊场所作业的防尘防毒标准与规程。
  五、补充新型有毒物质、有毒混合物质的检测、检验方法标准
  由于新的化学有毒物质的不断涌现,作业环境日趋复杂,有些工业原料往往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因此,为配合职业卫生监察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有必要对新物质和混合物的检测、检验方法标准进行研究,为防尘防毒监察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技术保障。
  六、进行防尘防毒管理类标准的制修订
  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和大量的非公有制中小型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共存的特点,建议研究适合各种类型、规模及企业形态的防尘防毒管理方法,加快制定相应的防尘防毒管理标准。
  七、促进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跟踪国际防尘防毒科技发展和标准化工作动态,加快防尘防毒标准的转化,加快防尘防毒标准等同采用与等效采用的速度,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