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大兴:一个也不能少——北京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普查试点经验介绍

发表日期:2011-05-04 09:38:54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要保证职业病危害普查工作没有盲区,就要从中小企业抓起,一个也不能少!”大兴区安监局副局长杨广生一边分析着大兴区的情况,一边讲着大兴区的普查经验。<?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大兴区是北京市第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普查的三个试点区之一。据了解,此次大兴区普查的单位一共有2300家,其中工业生产企业较多,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小企业较多,主要分布在各行政村。针对辖区内这样的状况,大兴区安监局通过三级培训使区、镇、企业都能以专业的工作方法普查。为了能让区、镇、企业更好地了解工作的动态、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大兴区创办了内部刊物用于各级部门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信息交流。


  普查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是关键。据杨广生介绍,参加培训的人员共约1500人次,其中,由市里组织的一级培训有50人次(区普查人员、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和部分镇级普查人员),由区里组织的二级培训有300人次(部分镇级普查工作人员、部分企业领导和普查填报人员),由镇里组织的三级培训有1150人次(企业领导和企业填报人员)。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通过三级培训,普查表的填报合格率还是很高的。


  当然,培训只是工作方法在理论上的提升,实际开展工作时,还有一些很现实的困难需要克服。


  “一些企业不配合普查,是我们工作中面临的最主要的困难。”大兴区安监局负责此次普查工作的李欣主任说。这些企业不配合,主要有两类原因,一类是确实不知道自己是涉及职业危害的企业,另一类是有顾虑,担心在安监部门登记在册后,他们就会受到重点监管,使企业发展受限制。归根结底这些都是因为企业对职业病危害认识不够,也不清楚职业病危害普查的义务和责任,所以加大宣传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


  为此,大兴区率先创办了《职业病普查动态》期刊,设置了《领导活动》、《工作动态》、《问题对策》和《问题答疑》等栏目,目前已编发9期。此外,通过大兴区电视台的报道,做到宣传工作有方案、有刊物、有声势,有特色,使更多的企业对职业病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对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企业认识到位了,监管也要到位,才能真正让企业在履行普查义务时,还能享受到应有的权利。杨广生对记者说,由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划转到安监系统时间不长,在人力和物力的建设上处于基础阶段,所以与卫生部门合作开展工作能更好地加大普查的力度。大兴区安监局在制定普查方案过程中积极与卫生部门沟通、协商,在现场检查时聘请卫生部门有关专家参与,并将医疗机构普查人员统一安排到各普查机构,实现定人定点,为普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区卫生院专门抽调人员全程参与普查,有力地配合了工作,这样的合作充分发挥了卫生部门的专业优势,从而提高了普查质量和效果。


  但最让杨广生操心的是,大兴区一些小企业,只有十几个人,企业负责人文化水平不高,更别说让他们按照普查要求自觉上网申报。


  据李欣介绍,大兴区中小企业数量多,包括铁艺、木器、服装加工等行业。它们广泛分布在各行政村,从业人员少,多数是小作坊式企业,例如有的村仅木器加工企业就达到50多家。这些小作坊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流动性大、防护设备设施简陋、企业主法律意识淡薄、劳动者多是外地农民工且缺乏基本的职业卫生常识,极易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


  这些企业是否应被纳入本次普查范围,怎样结合大兴区监管工作现状开展普查,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考虑到大兴区今后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管重点、监管力量和执法成本,经研究,大兴区将辖区内5人以下且没有雇工的企业排除在本次普查之外,保证了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本次普查范围之内。对于不会填报普查表的中小企业,专门抽调有关人员上门指导服务,指导企业先在纸质表格上反复练习,再正式填报。对于一些对职业病危害辨识不准确的问题,大兴区组织了区普查技术支持组,深入企业现场协助基层普查人员进行辨识。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