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硫化氢中毒
毒理:
工业生产中硫化氢回收或排放安全处理不当,发生溢漏事故可致中毒;处理污水池、井,疏通阴沟、下水道,清掏粪窖和人工沼气池及挖掘河渠等作业时,吸入过量硫化氢,也会中毒;化工原料五硫化二磷运输途中,包装破损,遇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多量硫化氢,吸入后也会中毒。本品为强烈的神经毒物,低浓度对眼及呼吸道黏膜有明显刺激作用,高浓度对呼吸中枢和脊髓运动中枢先兴奋后抑制,也可通过颈动脉窦的反射作用直接麻痹呼吸,造成闪电式死亡。进入组织细胞的硫化氢,通过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造成组织细胞内窒息缺氧,损伤组织器官,对缺氧耐受力最差的中枢神经系统最先受到毒害。
临床表现:
1.有上述引起中毒的毒物接触史,且多为生产性中毒事故。
2.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眼和呼吸道的刺激症状,如眼羞光、流泪、刺痛及异物感;鼻及咽喉有灼热感、流涕、胸闷、刺激性干咳等。检查见眼结膜、鼻、咽均充血,胸部听诊可有啰音。脱离接触,数日内症状即消失。
3.中度中毒接触浓度常在300 mg/m3以上,除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加重外,尚有一般神经中毒症状和共济失调,患者呼气可闻败卵味。恶心、呕吐较显著,可伴肝功能损害。面对光源时,眼周围有彩色环,这是角膜水肿的征兆。胸部x线检查可有化学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表现(纹理显著增多甚或有小浸润灶)。
4.严重中毒发病急,进展快,突出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接触浓度常大于700 mg/m m3,患者在暂短头晕、心悸后,很快出现谵妄、躁动不安和抽搐昏迷。抽搐与昏迷可间歇发作,间歇中病情似有好转,但不久又昏迷。与此同时多伴有肺水肿,如未及时抢救,常呼吸停止而死亡。如吸入浓度太高(常大于1 000 mg/m m3)则患者可于数秒钟内倒地,瞬间呼吸停止,继之心脏骤停,此即谓“闪电式”死亡。若在呼吸停止而心搏尚未停的数分钟内,及时施以人工呼吸,或心搏呼吸均停止,及时施人工心肺复苏术,尚有望获救。严重中毒脱险后.可残留后遗症,包括神经衰弱症、前庭功能障碍、椎体外系统损害、中毒性肾损害、精神障碍、瘫痪及心血管病变等,甚至有个别引起心肌梗死的报道。
5.中毒后2小时内取血,测定硫化物含量,及用分光镜吸收光谱检测硫化血红蛋白,对诊断有参考价值。通过专一的离子电极与Conway微量扩散法检观测血中的硫离子,对判定中毒程度及其预后有一定帮助。
急诊处理:
1.立即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但施救者应戴防毒面罩,否则进入现场,常造成连续多人中毒的事故,应引以为戒。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后,已窒息者应立即施人工呼吸,维持有效循环,不可轻易放弃抢救;呼吸、心搏均已停止者应及时正确地施行人工心肺复苏术。
2.大剂量使用细胞色素C,以减轻细胞窒息危害,每日剂量可大于60 mg,用前需做皮试,以防过敏。传统使用大剂量亚甲蓝弊多利少,目前不主张使用。可改用快速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4—二甲基氨基苯酚(4—DMAP),脱离现场后即肌内注射10%溶液2 mL,必要时可于1小时后再肌内注射1m1。以减轻硫化氢与细胞色素三价铁的结合。
3.立即给氧疗和呼吸兴奋剂,生命体征稳定的中、重度中毒者应争取早期作高压氧治疗。近期临床报道,早期高压氧治疗有利于加速康复,减少及减轻后遗症。
4.及时防治中毒性肺水肿及中毒性脑病,出现先兆症状即予治疗。救治方法详见,B,论。
5.硫化氢引起的眼损害,应尽快用2%碳酸氢钠液冲洗,继之再用硼酸水清洗,然后滴入灭菌橄榄油和酷酸可的松点眼液,每日4次,对防治角膜炎有较好的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