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金属及其化合物中毒——铊及其化合物

发表日期:2011-05-04 09:35:17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诊断:
    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毒理:
    1.铊用于制造光学玻璃、颜料,并用作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在铊晶体的制造过程中,大量吸入铊蒸气、烟尘可致职业性急性中毒;而生活性急性中毒则由于误服铊化合物、服用超量含铊化合物的药物以及被污染的蔬菜和食物所致。


  2.铊经皮肤吸收的可能较小。铊及其化合物进入肺或消化道后,经血液吸收,很快分布至全身各脏器,并大量蓄积在肾、骨骼、肝、脑、小肠及肌肉组织。主要经肾脏排泄,速度较慢,可持续数月。靶器官为神经系统和毛囊。


  3.铊及其化合物属高毒物,3价铊的毒性较1价铊大。进入细胞的铊能与线粒体表面的巯基结合,抑制氧化磷酸化过程,干扰含巯基的氨基酸代谢,并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大量的铊进入细胞后,影响细胞内钾、钠离子平衡,影响Na+—K+—ATP 酶的去磷酸化作用。铊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某些酶、递质,脑细胞的脂质过氧化速度提高,导致儿茶酚胺代谢紊乱,抑制线粒体δ—ALA合成酶的活性。铊能直接抑制毛囊角质生成,引起脱发。



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口服铊化物多见,且出现早。一般经过12~24小时的潜伏期,出现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绞痛、腹泻以及出血性肠胃炎。吸入铊蒸气和烟尘者,上述症状则不明显。   


  (2)神经系统症状:常于中毒后3~5日开始出现,首先下肢酸、麻和蚁走感,痛觉异常过敏,轻触即剧痛难忍,并由足底向上扩展,两腿沉重感、无力,甚至不能行走或站立。上肢较少波及。常发生视、动眼、三叉和面神经麻痹。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谵妄、惊厥及昏迷,或精神异常、行为改变等。有时还有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的表现,如心动过速或过缓、暂时性高血压等。   


  (3)中毒后10~14日毛发脱落。严重者除头发脱落外,胡须、腋毛、阴毛均可脱落。此为铊中毒特征。皮肤可出现皮疹。指甲和趾甲有白色横纹(米氏纹)。   


  (4)部分患者可有肝、肾、心肌损害的临床表现。此以吸人性急性中毒多见。   


  (5)严重急性中毒患者可遗留神经衰弱综合征、精神异常、肌肉萎缩及脑神经损害等后遗症。

急诊处理:
  1.口服中毒 先催吐,然后以普鲁士蓝250 mg/kg溶于15%甘露醇200 ml中分4次口服。铊能与普鲁士蓝分子上的钾离子交换,形成肠道不吸收的复合物随粪便排出。同时可给予50%硫酸镁40~60 ml口服导泻。亦可给予氯化钾1.5g口服,每日3次,以增加尿中铊的排出。   


  2.吸入中毒和皮肤吸收中毒应尽快脱离中毒现场,用清水清洗污染皮肤。   


  3.急性中毒严重者可采用换血或透析疗法。   


  4.对症、支持治疗 中毒严重者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点在防治中毒性脑病、肝病和肾损害。   


  5.慢性非职业性中毒可试用含巯基药物驱铊。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