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醇类中毒——甲醇(木醇,木酒精)

发表日期:2011-05-04 09:35:03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诊断:
    甲醇中毒

毒理:
    甲醇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吸收,多因误服含甲醇的白酒及吸入其蒸气而中毒。甲醇在体内氧化代谢缓慢,故有明显的蓄积作用。其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的选择作用。在醇脱氢酶的作用下,甲醇在视网膜上转化为甲醛,由于视网膜缺乏甲醛脱氢酶,甲醛不能转化为乙酸而分解,导致甲醛大量积聚,抑制视网膜的氧化磷酰化过程,膜内能量代谢障碍,细胞发生退行性变,视神经萎缩,严重者双目失明。甲醇在体内抑制某些氧化酶系统,抑制糖的需氧分解,使无氧酵解增加,乳酸及其他酸性代谢产物积聚,故易发生酸中毒。甲醇代谢产物甲酸的累积是酸中毒的另一因素。此外,甲醇蒸气对呼吸道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临床表现:
  (1)潜伏期:吸入中毒一般24~96小时,口服中毒8~36小时。有饮酒史者潜伏期可延长。   


  (2)神经系统表现:


  ①中枢神经症状:头痛、头晕、乏力、步态蹒跚,重者共济失调、震颤、昏迷、脑水肿;


  ②精神症状:多发生于中毒的2~3日,谵妄、多疑、恐惧、狂躁、幻觉或表现抑郁症型;尚可出现记忆力、智力障碍,治疗后多能恢复。


  ③眼部症状:眼部疼痛、视物模糊、复视,眼前出现黑点、亮点,重者黑矇甚至失明;检查可见视网膜水肿、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   


  (3)酸中毒表现:呼吸深快,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常低于13.5 mmo1/L。


   (4)消化系统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可并发肝脏损害及胰腺炎。   


  (5)其他:吸入中毒者可有眼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严重中毒可出现心动过速、心肌炎、糖尿、蛋白尿、少尿甚至尿闭。

急诊处理:
  1.迅速清除毒物,加速排泄。   


  (1)口服中毒予2%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洗胃,硫酸钠15~30g导泻。     


  (2)有条件者宜早用血液净化疗法。血液透析的指征为:


  ①来院时患者有严重神经、精神症状或血液中甲醇高于15.6mmol/L(或甲酸高于4.34mmo1/L);


  ②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③视力严重障碍或视盘、视网膜水肿。   


  (3)应用乙醇阻止甲醇氧化,促进排出:将95%乙醇用10%葡萄糖溶液配成5%乙醇溶液,静脉滴注。血中乙醇浓度控制在21.7~32.7mmol/L为宜。轻者可口服50%白酒0.25 ml/kg,以后每4小时口服0.5 ml/kg,连用3~4天,神经中枢明显抑制的患者忌用乙醇治疗。   


  2.对症治疗:纠正酸中毒,早期适量应用碱性药物,保持尿液呈碱性,待血液pH正常后改为口服碳酸氢钠,并维持4~7日。积极防治脑水肿,用20%甘露醇250ml加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视神经损害者可用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的药物;并注意保护眼睛,用纱布遮盖双目,避免阳光刺激。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