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毒理:
1.汞矿开采,汞合金冶炼,金和银的提取,以及生产和使用仪表、温度计、压力计、石英灯、荧光灯、X线球管、极谱分析、食盐电解槽的汞阴极,均有与汞及其化合物接触的可能。
2.汞主要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体内。胃肠道吸收汞甚微,一般不致引起中毒。无机汞化合物能从消化道吸收,程度取决于其在胃液中的溶解度;亦能从呼吸道吸收,并与其气溶胶微粒的大小和密度有关。可溶性无机汞化合物能从皮肤吸收,此为汞盐侵入的重要途径。汞蒸气易透过肺泡壁含脂质的细胞膜与血液中的脂质结合,随血液循环广泛分布于全身各脏器,同时被逐步氧化为二价汞离子,并逐渐转移,主要集中于肾脏。汞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主要蓄积于脑干和小脑。汞主要由肾脏排泄,少量从唾液腺排出。
3.汞与蛋白质有特殊的亲和力,与含巯基的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丙酮酸激酶、琥珀酸脱氢酶等结合,抑制其活性,造成机体的代谢障碍;与氨基、羧基、磷酰基结合而影响功能基团的活性,最终可导致细胞变性和坏死,特别使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的功能受到影响。汞还可引起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诱发肾病综合征或肾小球肾炎。口服汞化物早期还引起急性口腔炎、腐蚀性胃肠炎;又由于汞可由唾液腺排出,与口腔内食物残渣分解产生的硫化氢相结合,生成的硫化汞对口腔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吸入大量汞蒸气后促陕出现头昏、头痛、乏力、发热,严重者可有情绪激动、烦躁不安、失眠,甚至抽搐昏迷或精神失常。
(2)消化系统症状:口服升汞等汞化物,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排黏液性便或血样便。严重者可伴有周围循环衰竭和胃肠道穿孔。
(3)口腔炎:齿龈红肿、酸痛、糜烂、出血、口腔黏膜溃疡、牙根松动、流涎、口内有腥臭味等。
(4)化学性气管炎及肺炎:以吸入汞蒸气多见,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发绀等。两肺可闻干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和模糊阴影。严重者甚可出现肺水肿表现。
(5)肾脏病变:部分患者出现尿蛋白质、管型及肾功能障碍。严重者在1~4日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
(6)过敏性皮炎:少数患者吸入汞蒸气或皮肤大面积接触汞后全身可出现红斑或斑丘疹,有融合倾向。有时伴发热。脱离接触,对症处理后,1~3周内可消退。
急诊处理:
1.立即脱离中毒环境,清洗污染之皮肤。如系口服汞化物,则立即给予催吐、洗胃和导泻,并注意防止消化道穿孔。 若口服少量金属汞,则不必治疗,让其自行经粪便排出;若口服量大,可给予牛奶、蛋清等保护胃黏膜,以X线腹透观察汞在肠内的位置,并采用变换体位的方法促其排出。
2.驱汞治疗 二巯丙磺钠(Na-DMPS),最初2日以5%溶液每次5 mg/kg,肌内或静脉注射,每日3~4次,以后根据病情改每日1~2次,7日为1疗程。亦可以二巯丁二钠(Na-DMS)5%~10%的溶液静脉注射,2~4g/d,分次注射,3~5日后酌情减量或停药。
3.对症治疗
(1)注意保护肝肾功能,投入大剂量维生素B和维生素C,以及葡醛内酯、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药物。
(2)口腔炎可用3%过氧化氢液或0.1%~0.2%依沙吖啶(利凡诺,雷佛奴尔)溶液漱口。
(3)有消化系统症状者应注意保护胃黏膜,酌情使用解痉剂和镇静剂。腹泻患者应给予输液,及时纠正失水所致血容量不足,保持电解质平衡,防治胃穿孔及腹膜炎。
(4)出现中毒性肾病时,应根据中毒程度、肾功能损害程度来决定络合剂的剂量及疗程,以避免络合剂使用不当加重肾脏损害。一旦出现少尿、无尿,应按急性肾衰竭处理。
(5)积极防治化学性气管炎、肺炎,早期适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充分给氧,止咳及预防感染。
(6)汞化物所致接触性皮炎可以3%硼酸湿敷。严重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