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吡啶中毒
毒理:
以液态和蒸气态存在,味恶臭,易燃、易爆,加热分解可释放出氰化物烟雾,在生产和使用中由于防护或操作不严格,可经呼吸道、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也有误服经消化道吸收致死报道。该品属低毒类,有强刺激性。进入机体后,部分与蛋氨酸(甲硫氨酸)作用于氮位上,被甲基化或羟基化和氧化,另一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出,对皮肤有光感作用。大量吸入能麻痹中枢神经系统,经口服还可致肝、肾损害。肝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肝小叶中央脂肪变性、充血和细胞浸润。肾脏损害不如肝脏明显。
临床表现:
(1)轻度中毒患者有眼部烧灼感,流泪、咽痛、咳嗽、头昏、头胀、失眠、恶心、腹痛、腹泻及乏力等。除咽部、眼睑及球结膜充血外,无其他特殊阳性体征。
(2)严重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可出现心前区疼、窒息感、呼吸困难、意识模糊、酒醉状态、大小便失禁或抽搐、昏迷。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异常。
急诊处理:
无特殊解毒药,主要是对症治疗。
1.予5%葡萄糖液500 ml加维生素C1~2g静脉滴注。
2.维生素L100 mg肌内注射,每日2次,葡醛内酯200 mg肌内注射,每日1次。
3.如合并肺部感染及肺部出现哮鸣音,可给抗生素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4.局部皮肤黏膜灼伤应迅速用清水冲洗,用0.1%依沙吖啶(雷佛奴尔)湿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