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硝酯类、亚硝酸酯类中毒——氯化苦

发表日期:2011-05-04 09:34:24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诊断:
    氯化苦中毒

毒理:
    氯化苦属中等毒类,以呼吸道吸入中毒为主,也可自皮肤吸收。入体后,部分可转化为亚硝酸盐及醛类,引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有关中毒症状。氯化苦是催泪及窒息性毒剂,除对眼、鼻、咽黏膜及呼吸道刺激外,还可引致肺水肿。氯化苦对毛细血管有损害,增加其通透性,故可发生皮下、脑、心内膜、心包等处出血。还会引起心、肝、肾退行性变。反复接触或中毒,可提高对氯化苦的敏感性,极易发生中毒。



临床表现:
  1.有明确吸入或接触氯化苦史。


  2.临床特点 轻度中毒主要为眼及咽喉部刺激症状,如流泪、流涕、咽干、喉痒、胸闷、干咳、颜面及全身皮肤潮红、干燥等。重症患者除上述症状外,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心悸、胸背压迫感等;查体可见眼睑、结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角膜炎,虹膜炎,瞳孔缩小,鼻、咽黏膜充血、水肿,肺部干、湿性啰音,呼吸快,心率速,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加,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沉增速。严重者可出现肺炎、肺水肿、肝大。

急诊处理:
  1.移离中毒现场到空气新鲜处,静卧保暖;呼吸困难者应立即给氧,慎用人工呼吸。


  2.4%碳酸氢钠液超声雾化吸入,并加入抗生素及地塞米松。


  3.2%碳酸氢钠液、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眼,然后滴以可的松眼药液及抗生素眼药液。


  4.立即用温水或肥皂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皮肤。


  5.2%可卡因、1%麻黄碱滴鼻。


  6.若出现口唇皮肤青紫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者,可以1mg/kg剂量的亚甲蓝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有出血现象者可用维生素C、地塞米松。


  7.防治肺水肿应及时脱水、给氧,地塞米松早期、足量应用,并应用广谱抗生素。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