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溴甲烷中毒
毒理:
本品属中等毒性的神经毒物,当空气中溴甲烷浓度超过400 mg/m2时就会中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机体。分布于类脂质丰富的组织中,能强烈损害中枢及周围神经,对肺、肝、肾也有毒性,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溴甲烷是一种非特异性细胞原浆毒,在体内可转化为甲醇、无机溴,可使体内含巯基的酶甲基化而失活。该品在体内代谢、排泄慢,恢复也慢。
临床表现:
(1)皮肤、黏膜:溴甲烷可使皮肤灼伤,也可出现疼痛、瘙痒、红斑,重者有水疱、大疱。
(2)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溴甲烷可因呼吸抑制而猝死。多数病例均有20分钟到48小时潜伏期,长者可达3~5日。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全身乏力、嗜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日吃、发音不清、酒醉状、步态不稳、视物模糊、复视等,亦可有轻度肾损害。重度中毒表现为上述症状加重,出现脑水肿,呈昏迷、抽搐甚至癫痫持续状态,中枢性呼吸衰竭,小脑性共济失调,精神症状如淡漠、谵妄、躁狂、幻觉、妄想、定向障碍、行为异常;部分病例可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肺水肿、心律失常、肾衰竭。
(3)实验室检查:血液、脑脊液、尿液溴化物含量增加。尿内可见蛋白质、红细胞及管型。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尿素氮及谷丙转氨酶增高。血溴虽受饮食物和药物的影响,但测定血溴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急诊处理:
1.移离现场,脱去污染衣物,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液清洗皮肤,有灼伤时用2%鞣酸清洗并湿敷。
2.误服者以生理盐水洗胃。
3.大量接触溴甲烷者,虽无明显症状,也应密切观察至少48小时。
4.防治肺水肿、脑水肿,应给氧,及早应用糖皮质激素。
5.抽搐时,选用副醛、地西洋或冬眠疗法。躁狂不安者应给巴比妥类,禁用溴剂和吗啡。
6.试用巯基药物如二巯丙磺钠、二巯丁二钠、β巯乙胺。
7.对周围神经病变,心、肾衰竭及酸碱平衡失调等应及时纠正。
8.必要时应用广谱抗生素,高压氧治疗。
9.其他请参阅“第三十章杀虫剂农药中毒‘熏蒸类’中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