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急性中毒——有机毒物中毒——甲醇

发表日期:2011-05-04 09:34:06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临床表现:
  症状轻重与饮酒量、个体的敏感性有关。临床上大致分三期,各期界限不很明显。


  ①兴奋期 当饮酒后,血中乙醇达500mg/L时病人可有恶心、呕吐、结膜充血、颜面潮红或苍白、头晕、欣快感、言语增多,有时粗鲁无理,易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也有安静入睡者。


  ②共济失调期 乙醇浓度达500~1500mg/L时,即可出现共济失调,表现为动作笨拙,步态蹒跚,语无伦次 且言语含湖不清。


  ③昏睡期 乙醇达2500mg/L以上时,即转入昏睡状态,面色苍白或潮红,皮肤湿冷、口唇轻度紫绀、心跳加快,呈休克状态。瞳孔散大,呼吸缓慢带鼾声,严重者大小便失禁、抽搐、昏迷,最后发生呼吸麻痹直至死亡。患者呼出气及呕吐物均有酒味。小儿饮中毒量乙醇后,很快进入沉睡,不省人事,一般无兴奋过程。由于严重低血糖,可发生惊厥,亦可发生高热、休克、吸入性肺炎和颅内压升高等。老年人肝脏机能相对较差,如饮用等剂量的酒,血中乙醇浓度较青壮年人高,故症状较重,残废率亦高。

急诊处理:
  急性中毒的轻型病人,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使其卧床休息、保暖、饮浓茶或咖啡,即可逐渐恢复。但对重症患者应迅速采取下述措施:


  (一)清除毒物由于乙醇吸收较快,一般洗胃意义不大;如在2小时内的中毒患者,可考虑应用1%碳氢钠或0.5%活性炭混悬液、生理盐水洗胃。神志清醒者可用催吐法洗胃,但禁用阿朴吗啡,以免加重酒精的抑制作用。剧烈呕吐者可免予洗胃。对长期昏迷、呼吸抑制、休克的严重病例,应尽早行透析治疗,可成功挽救病人生命。


  (二)纳洛酮的应用纳洛酮是一种中枢吗啡受体拮抗剂,对乙醇中毒所致的意识障碍、呼吸抑制、休克有较好的疗效。用法:0.4~0.8mg加入25%葡萄糖液20ml中静注,必要时20分钟重复1次;或用1.2~2mg加入5%~10%葡萄液中持续静滴,直至达到满意效果。


  (三)促进乙醇氧化代谢可给50%葡萄糖液100ml,同时肌注维生素B1、B6和烟酸各100mg,以加速乙醇在体内氧化代谢。


  (四)对症支持疗法


  ①维持呼吸功能 吸氧。有呼吸衰竭者,可给予适量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洛贝林等。


  ②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早期纠正乳酸性酸中毒,初剂量先给予5%碳酸氢钠液150ml静滴,其后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补碱。必要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等。


  ③防治脑水肿 可选用20%甘露醇液250ml,50%葡萄糖液60ml,地塞米松5~10ml静滴,可按病情需要和血压情况,4~6小时后重复应用。


  ④迅速纠治低血糖 部分病例可出现低血糖昏迷,应注意与乙醇直接作用所致的昏迷鉴别。故急性中毒的重症患者应检测血糖,如有低血糖,应立即注高渗葡萄糖液。


  ⑤镇静剂的应用 应慎用。对躁动不安、过度兴奋的患者,可用地西泮(安定)5~10mg肌注或静注,或氯丙嗪25~50mg肌注,或水合氯醛0.5~1.0g口服或保留灌肠。给药后注意病情变化。禁用吗啡及巴比妥类药物。


  ⑥预防感染 昏迷患者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