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钡中毒
毒理:
碳酸钡几乎不溶解于水,但进人胃后与胃酸反应生成氯化钡,而造成中毒。有些地区称为“痹病”或“脚麻瘟”的疾病,就是因为食盐中含有氯化钡等成分所致。钡及其化合物可以粉尘、烟尘形式吸入,或因误食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引起急性中毒,但吸入中毒罕见。 钡是一种肌肉毒,并可造成低钾综合征,致四肢软瘫、心肌受累和呼吸肌麻痹。对所有肌肉包括横纹肌和平滑肌都有刺激性,先引起不规则收缩,后为麻痹。由此可引起胃肠道刺激症状、心律失常、支气管痉挛和孕妇流产。另外,钡对中枢的作用是先兴奋,后抑制。近期研究发现钡离子可兴奋细胞壁的钠一钾泵,使钾逆梯度地由细胞外转移至细胞内,并阻滞钾通道,使细胞内的钾离子不能外移造成细胞内高钾而细胞外明显低钾。口服氯化钡的中毒量为0.2~0.5g,致死量为0.8~1g。
临床表现:
(1)潜伏期的长短和症状轻重与是否呕吐,是否及时催吐、洗胃,以及进食量多少有关,一般中毒后在0.5~2小时出现症状。
(2)中毒表现一般分三型,
①轻型:以消化道症状、皮肤感觉过敏或轻度发麻为主,无运动障碍及心律失常,如早期出现口腔、咽喉干燥并有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同时伴头晕、头痛、耳鸣、复视、乏力等,口鼻周围甚至周身发麻,颜面及周身皮肤蚁走感,并从四肢远端向近端逐渐发展;
②中型:除消化道症状外,皮肤麻木感较重,局部肌肉麻痹,四肢软弱,活动困难,步态失调,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过缓,早搏及T波平坦,Q-T间期延长,出现明显U波等低钾图像;
③重型:除上述症状外,于5~8小时后肌肉麻痹呈向心性发展,出现四肢瘫痪,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眼睑下垂等,严重者发生呼吸肌麻痹,严重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室速和室颤等。
急诊处理:
1.排出毒物 立即催吐,用5%硫酸钠洗胃。然后再服硫酸钠20~30g,与胃肠道内尚未吸收的可溶性钡盐结合为不溶性硫酸钡,同时还能导泻,加速钡的排出。
2.应用硫酸钠 静脉滴注2%~10%硫酸钠10~20g(加入葡萄糖液内稀释成1%溶液)连用2~3日。然后视病情改为口服5%硫酸钠200 m1,每日2次,亦可静脉注射10%硫酸钠10~20 mL,每隔15分钟注射1次,直至症状缓解。如无静脉注射用硫酸钠,可改用20%硫代硫酸钠20~40m1,静脉注射,每日1~2次。
3.补充钾盐 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轻病例口服10%氯化钾10~20 m1,每日3次。有低钾表现(如四肢瘫软,心律不齐,心电图及血清钾有相应改变,或呼吸肌麻痹)时,由静脉滴注补钾,对每日尿量保持500 ml以上者,成人可用5%葡萄糖500 ml加10%氯化钾15~20 ml,缓慢静脉滴注,于3~4小时内滴完,密切观察心电图、血清钾及临床表现,视病情每日输入1~3次。待低钾症状消失,血清钾及心电图恢复正常后,改为口服钾盐。心动过速者口服普萘洛尔10~20 mg,每日3次。
4.对症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轻者口服美西律100~200 mg,每日3次。重者可用利多卡因200 mg加人葡萄糖液200m1静脉滴注,1~2ml/min;为保护心肌功能可用能量合剂、糖皮质激素及维生素Cl.5~3g静脉滴注;休克者应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进行抗休克治疗,并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5.解毒治疗 钡中毒目前尚无特殊解毒药,有人亦试用二巯丁二钠1.0g加入10%葡萄糖40~50 ml静脉缓慢注射,或用5%二硫丙磺钠10 ml加入10%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日为1疗程;亦可用依地酸钙钠1g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3日为1疗程,或用10%葡萄糖酸钙10 ml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3日。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