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农民工职业病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发表日期:2011-05-04 09:32:32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走出了乡村,进城务工,而乡镇企业、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则是农民工的首选。由于一些用人单位既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也不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致使很多农民工是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从事着有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农民工的职业病监管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职业病监管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农民工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些地方片面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争相降低门槛招商引资,出现了“先上车后补票”的做法。对企业的立项、准入和监管并没有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严格把关。许多未经职业病危害评价和未按“三同时”审查的企业相继开工投产,相当一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和产业乘虚而入,导致了职业病危害出现了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落后地区、从城市向农村、从国外向国内转移的现象。有的地方政府甚至规定凡进入企业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的,必须经过政府领导同意,导致了《职业病防治法》难以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二是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要求全社会的参与,但目前部门间配合不够,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动机制尚未形成。举例来说,一些地方在对用人单位进行涉及职业病危害的新、改、扩建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建设时,并没有经过卫生行政部门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有关部门照样准予立项、许可、发证、年审。  


    三是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问题比较普遍。部分农民工由于知识所限,并不了解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健康权益受到损害后,又因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而无法索赔。甚至一些青壮年农民工在患职业病后,被用人单位辞退,得不到应有的诊治,致使病情加重甚至丧失了年轻的生命。


    四是尽管法律法规已明确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和义务承担者在用人单位,但是,许多用人单位并没有履行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和义务,主要表现在未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对涉及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没有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许多用人单位未建立职业病防治机构,未向农民工告知本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未对工作场所实施职业病危害监测。


    五是我国已有近20年未能开展全国性的职业病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措施缺乏针对性,对外资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对庞大的农村流动劳动大军尚缺乏有效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模式。


    六是农民工缺乏必要的职业病防治知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保护自身健康权益的法规知之甚少,有的农民工甚至因害怕被辞退而不敢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做好农民工职业病防治管理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已经相当严峻。我们在加强经济建设、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切实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尤其要加强对庞大的农村流动劳动大军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 


    建议一:把职业病防治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指标。就政府的防病责任而言,职业病属人为疾病,与政府监管密切相关。因此,地方各级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应把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把乡镇企业和个体生产者的准入关;禁止以技术转让的形式,将落后的、职业病危害严重的项目、设备和工艺引入;对于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要依法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建立责任追究制,将职业病防治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指标。


    建议二:建立部门协作监管长效机制,制定行政许可的职业卫生前置制度。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卫生、安监、劳动、工会等有关部门的职责,形成监管合力。建立职业卫生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把职业卫生许可和年检作为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年检的前置条件。


    建议三:尽快建立职业卫生执法监督体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体系和职业病救治体系。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都要设置职业卫生监督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统筹考虑并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的建设;用人单位要依法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加强对现有职业病专科医院建设,提高其诊治水平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


    建议四:建立省际职业病防治工作协作互动机制。我国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成千上万的农民工离家跨省外出打工已成为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农民工患职业病、索赔无门的事件在各地时有发生。因此建议国家建立省际职业病防治工作协作互动机制,避免推诿及企业拒付医疗费等现象的发生。


    建议五:由于农民工职业病患者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建议各级政府建立职业病防治救济专项基金,解决当前不少职业病患者医疗待遇不落实、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的实际问题。建议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职业病防治与安全、环保工作已成为某些发达国家的贸易附加条件,如不重视职业病防治,不改善劳动卫生条件,产品出口将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经贸交往。为此,我国应加快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并尽快将其纳入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之中。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