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工业发展,噪声危害日趋严重。资料报道,从事噪声作业工人耳聋患病率为15.47%。作者对某铁矿凿岩作业工人调查结果,在10 - 15 a工龄组中耳聋患病率竟高达31.40 %。目前噪声性耳聋仍然是职业病临床工作中有待解决的难题,因而深人研究噪声性耳聋临床治疗方法,对于加强噪声性耳聋防治,保护工人听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XML:NAMESPACE PREFIX = O />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对50岁以下接触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内科、耳鼻喉科临床检查,排除年龄和其它致聋因素。在脱离噪声作业16 h后于本底噪声小于30 dB(A)的隔声室内,用丹麦AS-72型电子听力计(经中国计量科学院校准),以国际气导听力零级标准,固定专人,进行听力测试,每个观察对象治疗前做两次听力测试,以第二次听力结果做为疗前听力水平。
耳聋判断标准:以听力下降>25 dB(分贝)为轻度耳聋;>40 dB为中度耳聋;> 70 dB为重度耳聋。以耳作为观察单位共计192耳,将其分为四组,设纯氧药物(C组),高压氧加药物(D组)及单纯药物(B组)三个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设休息疗养组作空白对照(A组),四组对象听力损伤构成及平均语音频率听损闭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表1四组对叙听力扭伤构成情况
注:听力下降:x2=2.9952, P > 0.05;语音频率:F=0.28, P > 0.05。
1.2分组治疗方法
1.2.1空白对照组服用O.i,0.2,0.3 mg三种规格安慰剂(淀粉片),1日3次。
1.2.2 药物组 给予ATP 40 mg,辅酶A 100",VitB12250 ug肌肉注射,每日1次,烟酸(Nicotinic Acid) 100 mg, VitB120 mg,口服,1日3次。
1.2.3纯氧药物组 鼻饲吸氧,流量2.5 1L/min,每日90 min,同时以同样方法实施上述药物治疗。
1.2.4高压氧药物组患者于加压仓内,在2.5大气压下,用JM-1型面罩吸纯氛,时间为40 min x 2,中间休息10 min,每日1次,同时以同样方法实施上述药物治疗。
上述各组同时住院治疗观察以10 d为一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各疗程间休息3d,并在下一疗程复测听力。
1.3疗程判定标准以500、1 000, 2 000、 Hz(赫兹)语言频率听力提高均值作为疗效的判定指标,其标准为: 有效语频听力提高≥10 dB 显著语频听力提高≥15 d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