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某焦电公司余热回收发电项目职业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发表日期:2011-05-04 09:31:58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摘要 目的 了解某焦电公司余热发电系统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及企业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方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职业卫生学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选址、总体布局基本合理,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比较完善,其控制效果较好。结论 该建设项目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要求。


    焦炉生产项目和火力发电在我国非常普遍,而利用焦炉燃烧产生的余热发电在我国尚不多见。我们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要求,在该项目试生产期间,对其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1 现场职业卫生调查


    本项目是某矿业集团公司利用焦炉燃烧产生的热废气而发电的环保项目,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环保节能等特点。


    焦炉生产项目已于2005年9月正式投入生产使用,其工艺是利用当地盛产的煤炭资源作原料,通过焦炉燃烧生产焦炭和副产品,年产能力60万吨焦炭。余热发电项目为新建工程项目,由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立项。主要工程内容包括余热回收锅炉、4×6000KW热电机组、水处理设备等。生产规模为年发电量2·4亿度,项目总投资4740万元,工程总占地面积为1·2ha。全厂劳动定员91人,其中生产人员82人,管理人员9人。


    生产工艺:炼焦炉采用的是清洁型环保焦炉,全负压作业。工艺路线是以当地某矿业集团生产的优质煤为主要原料,经运输皮带转入洗煤厂入洗,所洗精煤配以少部分外购煤种后投料生产,焦炭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等气体在焦炉内燃烧,放出热量用于炼焦,成品焦按要求进行筛分后分别堆放。


    焦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热气经主、支烟道以点源形式集中引出,进入余热锅炉,经换热后转化成过热蒸汽驱动汽轮机组发电。换热后小于200度的废气经水浴脱硫除尘达到环保要求后引入烟囱排放。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本建设项目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有害气体、噪声、高温等。作业人员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可接触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高温、噪声等。汽机运行中主要接触噪声、高温、振动等。化学水处理中可接触氨、盐酸、烧碱、磷酸三钠等。另外,污水处理站污水池可产生硫化氢气体。根据现场调查,结合生产工艺,确定将粉尘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为重点评价因子。


    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本项目主要工艺采用了计算机程序化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机会,可有效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防尘:本发电系统为直接利用焦炉产生的热废气作为热源,省却了燃料的运输、破碎、燃烧工序,大大减少了粉尘的污染。其产生的烟尘主要采取密闭、局部抽风等措施。作业人员配戴防尘口罩。


    防毒:锅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采取密闭抽风、管道负压作业,防止了有害气体的泄漏;化学水处理中使用的氨、酸、碱等有害物质主要采取设备和管道的密闭、通风排毒等措施,严防跑冒滴漏现象,现场设置喷淋装置和洗眼器等应急设施;作业人员配发防毒面罩等。


    防噪声:主要选用低噪声设备,对于从声源上无法根治的生产性噪声采取隔声、消声、吸声等控制措施;作业人员发放耳塞等。   


2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


    根据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该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确定对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毒物浓度及噪声强度进行检测分析。


    粉尘的测定按《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要求进行,测定仪器用IFC-2防爆型粉尘采样仪;噪声的测定依照《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进行,测定仪器用HS6288B型噪声频谱分析仪,每一测点分别记录A、C声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采用《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方法》中的方法测定。每个测试点的测试结果按照评价规范的要求,以平均值为主、结合最大值作为评价依据,噪声强度不计算平均值。


    检测结果及分析:作业场所粉尘、毒物和噪声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车间空气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3 评价结论与建议


    评价结论:该建设项目选址、总体布局基本合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比较完善,其控制效果较好,有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要求。


    建议:对噪声超标的岗位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如隔声、消声等措施,使其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如暂时达不到要求,应严格控制作业人员接触时间,巡检时佩戴隔声耳塞或耳罩,以减少工人的听力损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企业还须加强工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4 讨论


    职业病是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疾病,因职业病危害导致劳动者死亡、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不断增加,它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用人单位缺乏职业病防护意识,在项目的设计和建设中忽视职业病防护的要求,没有配备应有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导致用人单位存在严重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因此,做好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防工作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本研究通过对该建设项目现场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确定重点评价因子和防治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从而从源头上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一般火力发电厂,是将贮煤场的原煤经皮带输送、破碎、筛分、磨煤等工艺,再经皮带送至锅炉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带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其燃料运行是电厂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岗位。而本余热发电项目直接回收利用前期炼焦厂的热废气,省去了污染较严重的燃料运输、加工等工艺,有效避免了职业病危害的发生,既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了粉尘、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危害,是值得推广的项目。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