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急性氯气中毒病人的急救护理

发表日期:2011-05-04 09:31:37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急性氯气中毒是指短时间内吸入大量高浓度氯气而引起的以呼吸道损伤为主的喉及支气管痉挛、水肿,可致窒息。若吸入极高浓度氯气则可反射性引起呼吸中枢抑制及心跳骤停,导致“闪电式”死亡[1]。2001年7月我院成功救治24例急性氯气中毒病人,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24例中,男22例、女2例,年龄19~42岁。均无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史。7例为造纸厂工人,因氯气泄漏中毒;17例为消防人员,因消防器材漏气而中毒。在氯气泄漏现场停留7~40 min,脱离现场1 h内就诊21例,12~36 h  3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昏、眼痛、流泪,刺激性干咳、胸闷、咳粉红色泡沫痰,恶心、呕吐、上腹痛,皮肤有烧灼感。听诊肺部有罗音,胸部X线检查示肺纹理增粗。诊断为轻度中毒15例,中度5例,重度4例。急救方法:①立即给氧,流量4~7 L/min,湿化液用2%碳酸氢钠以中和盐酸,每天更换2次;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眼睛;脱去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冲洗至病人眼痛、皮肤烧灼感减轻为止。②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支气管痉挛者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加氨茶碱025 g缓慢静脉注射。本组4例肺水肿按肺水肿治疗。③对症及支持疗法。头昏、头痛者静脉输入20%甘露醇125 ml防止脑水肿发生,同时应用辅酶A、三磷酸腺苷、维生素C等药物促进和改善细胞代谢,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经3~5 h救治,病人症状消失出院12例;住院3~5 d痊愈出院8例,7~9 d痊愈出院4例。


  2护理


  21观察呼吸道的损伤及功能影响氯气为剧烈窒息性气体,吸入呼吸道后,部分与水作用形成盐酸,盐酸对局部粘膜产生刺激和烧灼作用引起炎性改变(尸解病理检查可见肺泡壁的肺泡上皮脱落,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壁破裂[2])。轻者表现为化学性支气管炎;较重者表现为化学性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甚至引起肺炎、肺泡性肺水肿,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心脏骤停而猝死[3]。因此,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病人咳嗽的音调、频率、时间,痰的性质、颜色、量、粘稠度及呼吸系统的伴随症状,如胸闷是否伴有缺氧发生,呼吸的节律、频率、深度,肺罗音的性质及部位,并对呼吸功能进行持续监护。同时加强对心、肾功能监测。


  22超声雾化吸入及早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既可减少呼吸道粘膜的损伤,又可促使呼吸道粘膜的愈合。给予蒸馏水30~50 ml、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8万U超声雾化吸入,轻者2次/d,中、重者3~4次/d,15~20 min/次。对不能耐受长时间雾化者,雾化液量为1~2 ml/min,7~8 min/次。注意雾化液不宜用生理盐水,因为肺蒸发面积大,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粘膜及肺后水分蒸发,盐沉积于肺泡及支气管粘膜表面形成高渗状态加重支气管、肺水肿[4]。在雾化吸入前对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症状进行评估,雾化中、后注意观察症状改善情况。


  23室内空气消毒为减少呼吸道感染,防止空气消毒方法不当加重呼吸道粘膜的损伤,空气消毒采用万福金安溶液(主要成分为HN  704及二氯异氰脲酸钠)喷雾,避免使用臭氧消毒器消毒,以减少臭氧对组织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引起心、肝、肾等脏器的损害[1]。保持病室内空气洁净(菌落数≤200   cfu/m3)。


  24健康教育氯气为黄绿色刺激性气体,低浓度可引起眼、鼻、咽喉烧灼感、刺痛、流泪、流涕等症状。告知病人及相关职业人员一旦发生上述症状,应迅速封闭氯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减少氯气对人体的损伤。


【参考文献】
    1宁工红主编.常见毒物急性中毒的简易检验与急救.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424

  2李志会,洪瑞镇,李小华.50例氯气中毒11例随访观察.中华内科杂志,1995,34(4):554

  3李岐爱,朱初林,董北伦,等.急性氯气中毒56例分析.人民军医,2000,43(5):249

  4杨军平,张宏.呼吸道管理的现状与进展.护士进修杂志,1998,13(2):6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