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管理

发表日期:2011-05-04 09:27:47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摘要】  分析供应室护士在工作中可能受到职业危害的原因,护理管理者及工作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使可能受到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从而保证供应室护士的安全。


【关键词】  供应室 职业危害 防护管理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预防医院内部感染的一个重要部门,医院内各种治疗用器械经临床病人使用后,经临床初步处理后,送入供应室进行清洁、消毒与灭菌循环使用。在供应室工作中,护理人员面临许多不安全因素,而这些不安全因素会直接导致供应室护士身体损害,即职业损害,为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有以下体会。


    1  供应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


    1.1  物理性损伤  (1)刀、剪、针等锐利器械造成损伤。如戳伤、划伤、扎伤等。(2)噪音引起损伤。高压灭菌器发出噪音引起损伤,长期在此环境中工作,易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等。(3)送收物品负荷过重引起损伤。长期负重易引起肩周炎、关节炎、上肢肌肉劳损等。(4)室内外环境温差大,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等。(5)紫外线损伤。紫外线灯对眼睛有刺激,直射容易引起结膜炎,直视皮肤引起皮肤损伤。


    1.2  化学性损伤


    1.2.1  化学消毒剂引起损伤  长期吸入及接触较高浓度化学消毒剂易导致呛咳、皮肤受损、呼吸道黏膜干燥等。


    1.2.2  环氧乙烷气体引起损伤  吸入或接触一定浓度的环氧乙烷气体,引起呼吸道刺激,严重者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皮肤接触后引起红疹、水疱等。


    1.3  生物性损伤  各种病毒、细菌等附着于污染的医疗器械上,通过呼吸黏膜、眼结膜、口鼻通道及皮肤黏膜伤口侵入机体内造成损伤。


    2  职业危害造成的原因


    2.1  环境布局不合理  供应室环境布局不合理,各区划分不合理,操作环境狭小,环氧乙烷灭菌器放置不合理,未单独摆放,无有效的通风设施,无相应的防护设备及防护措施。


    2.2  制度不健全  无相应的器械洗涤流程或不按正规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有伤口时个人防护未按原则操作,疏于防护。


    2.3  意外伤害  不慎导致刀、剪、针,扎伤、戳伤、划伤等损伤。


    3  职业损伤的预防


    3.1  提高认识、规范各项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防护措施,每位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进行工作,杜绝安全隐患及损伤的发生。


    3.2  合理布局、规范防护设备  供应室各工作间进行合理布局,工作面积宽敞,环氧乙烷灭菌器单独放置,有通气设施、防噪音设施,工作人员配眼罩、面罩,防渗性能高的清洁手套、 清洗服及工作鞋,以防黏膜污染受损。


    3.3  加强学习、提高防护意识  定期进行预防医院性感染的培训,提高工作中的警惕性,工作时按要求着装,不能马虎及疏忽,思想高度集中,避免刀、剪、针等划戳、扎伤,手部有伤时,戴手套,防止直接感染损伤,正确使用防护技术,加强个人防护。


    3.4  严格操作、做好安全防护  操作中使用防护用品,锐器正确处理,合理放置,各种物品和环境消毒处理及时准确。


    3.5  加强防护、建立健全预案  应建立健全职业暴露预案,在意外发生时,立即启动预案,采取紧急措施,给予及时处理,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做好定期监测处理。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