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有机溶剂中毒问答

发表日期:2011-05-04 09:20:51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什么是有机溶剂?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有机溶剂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在现代社会中,几乎人人都会不同程度地接触到有机溶剂;在工业生产中,它们被用作稀释剂、清洁剂及去脂剂;有机溶剂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具有特殊的气味,并有较强的挥发性,故在使用场所可闻到这种特殊气味。


 


●有机溶剂对人体有何危害?


 


有机溶剂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其中呼吸道吸入最为主要;毒物进入人体后,可以对人体各部位如神经、血液、肝、肾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严重者会导致中毒;在生产过程中因接触某种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近年来,有机溶剂引起的职业中毒十分常见,尤其是以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二氯乙烷、正已烷等中毒事件居多,中毒事件的发生,不但给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给企业也带来了惊人的经济损失,并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


 


●怎样预防有机溶剂中毒?


 


预防有机溶剂职业危害的措施包括通风、排毒等工程技术措施和作业场所空气毒物监测、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以及作业人员健康监护等卫生保健措施。对于作业人员来说,重点是要防止吸入和皮肤污染,及早发现职业性损害,因此应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1)要通风:使用有机溶剂的作业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作业时抽风排毒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转,如作业场所缺乏抽风排毒设施,则应打开门窗,利用自然通风将挥发性毒物排出作业场所。


 


2)要隔离:有毒有害的岗位要与无毒无害的岗位隔离,避免有毒气体扩散影响到其他作业工人。


 


3)要防护:从事有机溶剂作业的人员,应注意戴防护口罩和防护手套,防止吸入和皮肤污染,禁用有机溶剂洗手,可渗透的工作服如受到污染,必须迅速脱去。


 


4)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在工作场所休息、进食和吸烟。


 


5)守规程:应严格遵守安全卫生操作规程,认真操作,不可麻痹大意。


 


6)少加班:适当控制工作时间,少加班或不加班,以减少接触机会。


 


7)要体检: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或职业性损害。患有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肝、肾等疾病的患者,或有视网膜炎、全身性皮肤病的人员不得上岗。


 


    (8)要观察:加强对接触者的观察,特别是对新上岗的人员应严密观察5周,发现有发烧、皮疹等不良反应者应立即调离岗位,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