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影响振动不良作用的因素

发表日期:2011-05-04 09:20:20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振动的频率、振幅和加速度是振动作用于人体的主要因素,寒冷是振动引起机体不良反应的重要条件之一,接振时间及接振方式也很重要。


  (1)频率在振动致病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低频振动,人感受到振摇或撞击;高频振动,人感到疼痛,甚至有烧灼感。2赫兹以下的振动可引起振动病,即乘晕症。2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可引起肌萎缩、疼痛和工作能力低下。40赫兹以下的振动;如凿岩机可引起典型骨关节改变。30~300赫兹的高频振动损伤最明显,可引起典型的局部振动病。


  (2)加速度的大小和振动病症状的发生率有密切关系,加速度大,其危害性也大。如加速度大的振动引起的白指发病率,皮温低下程度,手麻症状出现率等都高于加速度低的情况。


  (3)接振时间越长对机体的不良影响越大。振动病的发病率有随工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间断接触或适当安排工间休息对减轻危害有利。


  (4)人对振动的敏感程度和身体所处的位置以及操作方式有关。立位时对垂直振动敏感,卧位时对水平振动敏感。如采用将胸、腹或下肢紧贴振动体,或用手紧握振动部件的操作方式,受振动的影响更大。


  (5)气温在振动的致病作用中是一个重要条件。寒冷、全身受冷或局部受冷相结合,最易使未发作的振动病患者激发出白指。


  (6)被加工的部件硬度大时,反冲力造成的强冲力振动,易使骨关节发生病变。紧握工具手柄,使血管受压,血循环不畅也易患局部振动病。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