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矽肺宿主、环境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发表日期:2011-05-04 09:18:43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摘要】目的  探讨矽肺病宿主因素(文化程度、行为因素)、环境因素(居住条件、家庭和睦、经济状况、负性事件)与矽肺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以某矿业公司两个矿区2002~2004年由职业病专业诊断机构按gbz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确诊的ⅰ期矽肺男性患者为病例组,与病例组同性别、同工种、同班组、同工龄、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2004年摄胸片非矽肺接尘工人为对照组。病例与对照按2∶1配比。以问卷调查形式入户调查。结果  矽肺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宿主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行为因素中的嗜烟者及环境影响因素中的家庭经济状况、负性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他各项无明显差异。结论  接尘工人的文化程度即个人的文化素养、有无不良的嗜烟习性、工作期间有无家庭负性事件的发生及家庭经济状况可能对矽肺易感。


  【关键词】矽肺;宿主;环境影响因素;易感性


  在相同的作业环境,相同的工作年限条件下,除个人遗传易感[1],个性的差异(内、外向)[2];宿主因素(文化素养 个人行为)、环境因素(居住条件、家庭和睦、经济状况、负性事件)对矽肺的易感性如何国内尚未见报道。本调查旨在探讨宿主、环境影响因素与矽肺的易感性关系;认识其影响的严重性、危害性以及在疾病控制中的地位,确定优先和重点控制的此类职业伤害的宿主、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矽肺这一职业伤害的隐患,有针对性的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并评价、指导防治工作[3]。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市某矿业公司两个矿区在2002~2004年由职业病诊断机构按gbz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诊断的ⅰ期矽肺男性患者为病例组;根据2∶1配比条件,同性别、同工种、同班组、同工龄、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2004年摄胸片非矽肺接尘工人为对照组。


  1.2  调查方法 病例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统一的矽肺宿主、环境影响因素调查表。由本研究组(经统一培训)人员通过入户直接询问的方式调查。由被调查本人回答调查内容。调查项目有一般情况:姓名、年龄、民族、婚姻。宿主因素: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初中以下)、个人行为(有无嗜烟、酒)。环境因素:居住条件(较好:人均10平方米及以上;较差:人均9.9平方米以下或简易棚居住者)、家庭和睦(和睦:无离婚史、无家庭暴力史;不和睦:有过离婚史及家庭暴力发生)、经济状况(好: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500元及以上者;差: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499元以下者)、家庭负性事件(被调查者在近10年内有无家庭成员去世或伤病住院)。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程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对配对资料进行构成比及χ2检验分析计算其p值、or值。


  2  结果


  2.1  病例-对照调查内容分布及构成比  见表1。


  表1  病例-对照调查内容分布及构成比 略
      
  由表1可见,宿主因素文化程度项中病例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构成比低于对照组(3%、22%),个人行为嗜烟项中病例组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67%、28%),病例组中嗜酒者构成比亦高于对照组(47%、17%);环境因素中居住条件项对照组居住条件较好者构成比略高于病例组(89%、69%),家庭和睦项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大多为和睦家庭(92%、89%)构成比相当,经济状况项中病例组经济状况较差者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56%、11%),负性事件项中病例组有过家庭负性事件发生的构成比亦明显高于对照组(50%、17%)。


  2.2  配对资料的单因素分析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是文化程度、个人行为中的嗜烟史、经济状况及家庭负性事件的发生(见表2)。


  表2  二分类变量的病例―对照配对χ2检验结果 略
   
  由表2可见矽肺与宿主、环境影响因素按贡献大小依次为负性事件(or值=17.500)>文化程度(or值=10.000)>嗜烟史(or值=3.571)>嗜酒史(or值=1.375),居住条件、经济状况项or值均<1。


  3  讨论


  3.1  矽肺宿主影响因素


  3.1.1  文化程度 本次调查表明,从事井下采煤作业工人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病例组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97%高于对照组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0.0213(<0.05),有资料表明文化程度较高者容易适应现代生活的挑战,遇到危害健康情况能迅速作出反应,并能采取科学的方法调遣。一旦患病能自觉及时的求医诊治不延误病情。因此文化程度高可能是矽肺―慢性职业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之一。


  3.1.2  嗜烟史 吸烟与矽肺的关系国内外多有报道,有资料显示,煤矿工人肺内发生圆形不透亮区几乎都与吸烟显著相关[4],本调查结果嗜烟者与矽肺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值=0.007(<0.01)且or值=10.000这可能与嗜烟者机体耗氧量增加、肺组织病理改变加速所致,因此,嗜烟可能对矽肺易感。


  3.1.3  嗜酒史 有资料表明,经常酗酒可损伤呼吸道黏膜,使纤毛运动减弱,气道自洁作用下降,肺泡通气不良。另外嗜酒者常表现为外倾性格:爱活动、善表达、喜冒险、行事轻率、易发脾气[1]可能对矽肺易感。本研究病例组嗜酒者为42%高于对照组1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0.069(>0.05),or值=3.571对本研究影响因素贡献排第4位。


  3.2  环境因素


  3.2.1  居住条件 居住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居住条件的舒适与否可能对他们的生活、工作乃至心理状态产生重要影响[5]。当人民居住在较差条件环境中,必然影响其睡眠、精神状态等,这样有可能造成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烦躁焦虑、内分泌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等,本研究居住条件项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0.1697(>0.05),这可能与该项中量化指标未能细化有关,如居住行为可分为生理行为(进食、睡眠、盥洗、便泄);家务行为(做饭、洗衣、清洁);文化行为(阅读、看电视、文娱、健身);社会行为(交往、聚会)[6]。因此在环境影响因素中居住行为因素应多方综合考虑,才能有较客观的反映其真实情况的统计学意义。


  3.2.2  家庭和睦  本研究中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在32~42岁范围。此为中年期,此时他们要长期持续承受高度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及生理压力。家庭的和睦与否关系其能否在繁重的工作中、家中得到精神、心理、生理的舒缓、休养生息,使之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抵御疾病的能力。本研究家庭和睦项p值=0.742(>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or值=1.375在本研究影响因素中贡献排位第5。


  3.2.3  经济状况 我国第三次全国居民膳食和营养状况调整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收入高的其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消耗量比低收入的高;维生素中烟酸和维生素c摄入充足。收入高的家庭成员较收入低的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较好。本研究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值=0.0004(<0.01),经济状况可能对矽肺易感,or值=0.047,影响因素中贡献最小。


  3.2.4  负性事件  有研究发现曾遭受负性生活事件打击者,其大脑受到长期的恶性刺激,可致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失调,直接影响情绪,使人产生焦虑、紧张、恼怒、悲伤和抑郁,造成体力过度消耗使机体免疫力减弱健康状况减低。其负性事件刺激量等于全部坏事刺激量总和,负性事件总分越高对身心健康影响越大[7]。本研究负性事件项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值=0.000(<0.01)。or值=17.500对影响因素贡献最大可能对矽肺易感。


  (暨南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王声氵勇教授,暨南大学伤害研究中心研究生覃思给予了本研究指导,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范雪云.矽肺遗传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9,1.


  2  王连生,杨华娣.61例矽肺病人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初探.职业医学,1991,17:120.


  3  王声氵勇.伤害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9-269,449-472.


  4  effect of occupational silica exposure on pulmonary function.chest, 2002,122:721-728.


  5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67.


  6  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27-28.


  7  万宝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负性生活事件与肝功能的关系.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2):112.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