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铅烟致作业工人氧化损伤和微量元素的变化。 方法 86名长期接触铅烟工人为研究对象,以72名非铅接触者为对照;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的含量,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血中铅、锌、铜、铁的含量,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硒的水平。结果 铅接触工人血清mda、n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当血铅平均值在2.0μmol/l以上时,血液中锌、铁、硒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含量与血铅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长期接触铅烟可导致作业工人氧化损伤,锌、铁、硒水平下降是重要原因。
【关键词】铅 氧化损伤 一氧化氮 微量元素
铅是一种作用持久的工业毒物,严重威胁职业人群的健康[1],研究认为铅进入人体后可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减少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合成而增加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导致氧化损伤进而诱导细胞凋亡[2],但慢性染铅致氧化损伤与no及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长期接触铅烟工人血铅水平与no及某些微量元素的相关性,为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铅接触工人组86名(男性51名,女性35名),平均年龄36.2岁(26~45岁);平均工龄9.3年(2.5~22.0年),均系衡阳市某厂从事专职铅作业工人。对照组为本厂非接铅作业工人72名(男性38名,女性34名),平均年龄38.1岁(22~48岁);平均工龄10.4年(2.0~19.0年)。两组工人均无遗传性缺陷,在受检前1个月内无明显感染史,近期未服用微量元素相关营养产品,无驱铅治疗史。
1.2 检测指标和方法
1.2.1 空气铅测定
用过氯乙烯滤膜采集铅样,双硫腙比色法测定。
1.2.2 血清mda和no测定
mda及no试剂盒均由南京聚力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提供;血清no含量以硝酸还原酶法进行测定。
1.2.3 wyx-402b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zn、cu、fe、pb的含量,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se的含量,且每10个样品测1次标准物,作为检测期间的质量控制。
1.2.4 资料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1.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各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职业卫生调查
铅作业组工人均在车间内工作,敞开式手工操作,劳动条件较差,通风排毒设备安装欠合理且效果差。涂溶剂、热镀两道工序均以铅为主要原料,铅需在500℃以上的高温溶解后方能涂镀,这是车间空气铅的主要来源。作业点空气铅测定结果:涂镀组、热镀组时间平均加权浓度分别为0.17mg/m3(0.03~3.10mg/m3)和0.09mg/m3(0.04~2.06mg/m3),均高于对照组0.02mg/m3 (0.01~0.06mg/m3),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表明铅作业组车间空气存在铅污染。
2.2 血铅与作业点空气铅浓度的关系
涂溶剂组,热镀组空气中铅平均加权浓度分别为0.17mg/m3和0.09mg/m3时,两组铅作业工人血铅含量为(2.95±0.21)μmol/l和(2.30±0.15)μmol/l,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铅含量随作业环境空气铅浓度升高而增加。
2.3 铅接触工人血清mda、no含量变化
铅作业工人血清mda、n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工人,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见表1。表1 两组工人血清mda、no含量比较 (了)注:*p<0.01 vs 对照组。
2.4 铅接触工人微量元素含量变化
铅作业工人微量元素zn、fe、se均值低于对照组,而 pb均值高于对照组,其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2。表2 两组工人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略)注:*p<0.05vs 对照组;**p<0.01vs 对照组。
2.5 铅接触工人血铅与微量元素相关性
铅接触工人血中zn、fe、se水平均随pb含量升高而降低,不同血pb水平作业工人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zn、fe、se与pb含量呈负相关(r=-0.762,p<0.01; r=-0.415,p<0.05; r=-0.618,p<0.05);cu与pb含量无相关性(r=-0.262,p>0.05)。见表2。表3 铅接触工人pb水平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比较 (略)
3 讨论
no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一方面它是调节血压和血流的信号分子;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生物自由基,可以损伤正常细胞,过量的no还可以迅速跨膜扩散到其它组织,并与氧自由基结合生成危害性更强的过氧亚硝基和羟自由基,激起自由基的连锁反应,造成对机体广泛的氧化损伤[3]。本实验结果表明,接触铅烟工人血清mda和no含量增加,提示铅可通过诱导产生高浓度的no,生成的no既可以进一步被氧化成no2而导致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升高;或者转化成羟自由基使毒性放大造成损伤。在生物体内,硒的生物效应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硒的抗氧化性,尤其是对活性氧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性[4]。体外试验表明,细胞中的硒可抑制no引起的内皮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包括抑制在细胞凋亡早期no引起细胞膜流动性升高和细胞凋亡后期no引起细胞膜流动性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5]。
细胞内必需微量元素的正常分布及平衡对维持内环境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结果表明,长期接触铅烟作业可以破坏微量元素的分布平衡。组织zn缺乏会产生直接损伤,缺zn引起的食欲减退,营养素摄入不足又可造成间接影响。zn、fe等微量元素与人体内多种酶密切相关,当铅致zn水平下降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活性下降,则使dna、rna和蛋白质合成障碍,使细胞增殖受阻;此外,zn还能稳定sod等酶的结构,参与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调节,从而清除氧自由基[6]。调查中还发现,多数铅接触者有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及感冒、乏力等主观感觉症状,可能与机体zn、fe、cu等微量元素缺乏和失衡有关。提示对长期从事铅作业者经常食用富含zn、fe的食物或适时适量服用微量元素合剂,可能对铅作业工人的健康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erickson l,thompson t.a review of a preventable poison:pediatric lead poisoning[j].j spec pediatr nurs,2005,10(4):171-182
[2]陈小玉,李志远,王新朝. 某私营蓄电池厂铅污染状况及对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2002,29(4):23-25
[3]snyder sh,bredt ds. biological roles of nitric oxide[j].sci am,1992,266(5):68-71
[4]thomas jp,geiger pg,girotti aw. lethal damage to endothelial cells by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ole of selenoperoxidases in cytoprotection against lipid hydroperoxide and iron mediated reactions[j].j lipid res,1993,34(5):479-490
[5]邓英,黄开勋,徐辉碧. 硒对no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抑制机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30(5):101-104
[6]顾景范,杜寿玢,查良锭,等.现代临床营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20-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