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150例矽肺并发肺结核治疗体会

发表日期:2011-05-04 09:11:48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摘要】通过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矽肺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显示,患者多有胸闷、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且X射线有相应的改变。150例患者中治愈90例,迁延未愈28例,死亡32例(其中咯血窒息6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4例)。提示,矽肺并发肺结核需要正规抗结核治疗、氧疗,还有抗生素治疗,并加强基础营养,晚期患者还需长期氧疗。

    【关键词】矽肺;肺结核;发病机制

    肺结核是矽肺的并发症之一,且随矽肺病情加重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多,是矽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995年3月~2005年3月焦煤集团中央医院共收治矽肺患者600例,其中并发肺结核15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0例矽肺患者中并发肺结核的150例,并发率为25%,其中先确诊矽肺后发现肺结核的128例,矽肺与肺结核同时被发现的22例,Ⅰ期矽肺254例,并发肺结核28例(11.1%),Ⅱ期矽肺232例,并发肺结核52例(22.1%),Ⅲ期矽肺114例,并发肺结核70例(61.1%),各期矽肺结核并发率随矽肺的期别增加而增加;全部矽肺并发肺结核患者均为男性矾矿采矿工人,年龄为45~93岁,平均年龄为(68.0±2.5)岁,工龄为5~30 a,平均工龄为(20.0土1.3)a。

    1.2 临床表现

    150例矽肺并发肺结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咳嗽、咯痰、气喘等症状,其中气喘明显123例,不能平卧30例,低热98例,盗汗82例,消瘦55例,咯血65例,痰菌阳性30例,结核性空洞36例,血沉20~90 mm/h,结核菌素试验(PPD)+~++++。X射线胸部摄影显示:Ⅰ、Ⅱ期矽肺合并结核时,多发于单侧或双侧肺上野,以斑片状为主,呈局限性,其病变形态很少受矽肺影响,与矽肺结节阴影易于区别。Ⅰ期矽肺合并结核28例:片状阴影10例,占35.7%;斑状阴影4例,占14.3%。Ⅱ期矽肺合并结核52例:片状阴影20例,占38.5%;斑状阴影10例,占19.2%。Ⅲ期矽肺合并结核70例,一部分是在原有结核的基础上,结核促使矽肺进展,同矽肺结节融合在一起形成,一部分是在矽肺的基础上感染结核所致。其形态特点为团块范围较大,形态不整,大部分团块呈不对称分布,团块边缘不清,气肿不明显,个别出现了空洞,150例矽肺并发肺结核患者出现空洞的36例,占24.0%。

    1.3 治疗与转归

    150例均进行正规抗结核治疗、加基础营养治疗以及长期氧疗。初治方案:给予3个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或者乙胺丁醇,或5个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或10个月异烟肼+利福平[3HRZS(E)/5HRE/10HR]。复治方案:指给予3个月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或1个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5个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或12个月异烟肼+利福平(3SHRZE/1HRZE/5HRE/12HR)。治愈标准: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减轻,每日1次痰查结核杆菌,连续3 d均为阴性,胸片检查结核灶吸收或纤维化。150例中治愈90例,迁延未愈28例,死亡32例(其中咯血窒息6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6例)。

    2 讨论

    本次统计的600例矽肺并发结核150例,并发率为25%,随矽肺病情加重并发率增加,与以往报道一致[1]。Ⅱ期或Ⅱ期以上的矽肺有以下因素之一者要高度怀疑并发肺结核:(1)原有咳嗽、咯痰、气喘等症状近期出现程度及性质改变;(2)出现一系列症状,如:长期不规则的发热、盗汗、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无力等;(3)出现反复咯血;(4)胸部X射线检查原有阴影扩大或增浓;(5)血沉显著增快;(6)PPD试验由阴性转为阳性;(7)经抗生素治疗7~14 d无效,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3~4周后症状有好转,基本上可诊断为肺结核。矽肺并发肺结核治疗与肺结核治疗相同,但疗效差,可能与抗结核药物不易穿透矽结节以及巨噬细胞功能减低有关[2]。在矽肺并发结核初期均混有其他细菌感染,因此,我们认为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早期加用抗生素并加强基础营养,抗结核治疗疗程要延长,至少需要18个月,晚期需要长期氧疗,可以提高对矽肺慢性通气功能障碍者并发肺结核抗结核治疗的效果。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但未超过正常值的2~3倍,可以继续用抗结核药物。5~7 d复查肝功能,若继续升高或首次检查升高超过正常值的2~3倍时,应停用致ALT升高的抗结核药,加用保肝药、降酶药治疗,待ALT恢复正常后,仍可沿用原治疗方案,并定期监测肝功能。如抗结核药物引起黄疸,建议停用引起黄疸的抗结核药物,黄疸恢复后也不能再次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 1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66.

    [2] 袁锡权. 矽肺结核[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1,4(2):121—122.

    信息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9.7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