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钢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发表日期:2011-05-04 09:11:44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为了解某钢厂职业卫生状况,我们于2008年9月16日对该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调查某钢厂的一般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情况,检测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硫酸、苯、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噪声、高温)浓度或强度。采用一般情况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情况按调查表进行,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现行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检测。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该钢厂有生产工人3500人,主要产品为钢材,年产量100万吨。本次检测共测定粉尘点13个,毒物点14个,物理因素点45个。
2.2 结果
2.2.1 粉尘测定结果 对13处粉尘点进行检测,各检测点的粉尘浓度范围为0.2~9.3 mg/m3。其中二炼钢、初轧厂、一炼钢分别测定了3个点,均为其他粉尘,浓度范围分别为0.9~9.3 mg/m3、0.7~1.8 mg/m3、0.2~7.1 mg/m3;检测了机电公司1个电焊粉尘点,浓度为1.8 mg/m3;检测了动力厂2个点,为其他粉尘,浓度范围为5.2~6.2 mg/m3;检测物供部1个点,为其他粉尘,浓度为1.3 mg/m3。
2.2.2 毒物测定结果 共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作业点13个,其中硫酸检测3个点,苯、甲苯、二甲苯各检测2个点,一氧化碳检测5个点。除1个硫酸检测点、1个一氧化碳检测点CSTEL值超标外,其他均符合GBZ2.1—2007。
2.2.3 物理因素测定结果 噪声检测点共15个,噪声强度范围为81.5~106.5 dB(A),5个检测点噪声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高温检测点30个,WBGT指数范围为24.7~39.1℃。其中噪声检测点合格率为33.3%,高温检测点合格率为36.7%。
2.3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情况
该厂在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了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配备了耳塞、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高毒岗位设置了报警装置、应急救援设施;噪声作业岗位设置了噪声隔离室,粉尘作业岗位安装除尘设备并有专人维护等。以上措施为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起到较好的作用。
3 讨论
上述检测结果显示,该厂粉尘作业点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部分高毒物品作业点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高温、噪声作业点合格率较低。分析原因:硫酸浓度超标,是由于酸洗岗位排毒设备失修,不能正常使用所致;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是由于煤气发生炉设备老化,有泄漏点所致;噪声超标主要是由于机器本身原因所致;高温超标主要是由于采取的防暑降温措施效率不高所致。已向该企业就以上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信息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9.5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