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淄博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及用具卫生状况分析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6:10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为掌握我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进一步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防止传染病通过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公共用品、用具传播、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我们于2004年3~9月份对全市部分旅店业、公共浴室的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抽样检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带卫生间的旅店业经营单位36户和向社会开放的公共浴室19户,对其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进行抽样检验。

    1.2 采样方法及评价标准

    1.2.1 采样方法 细菌总数用棉拭子涂抹法采样。将无菌拭子蘸取灭菌生理盐水后涂抹床单、面巾、浴巾、口杯、茶杯、拖鞋等公用品,然后将拭子放入10 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同样的方法涂抹马桶,浴盆、面盆的棉拭子放入10 ml亚硒酸盐增菌液中送检。

    1.2.2 采样部位 茶具采样部位选择在与口唇接触处内外缘1周;床单、面巾、浴巾在上两端的中央部位采样;面盆在盆内壁1/2高度涂抹一圈;浴盆在盆内壁和盆底呈梅花布点;马桶座垫在座垫圈前1/3部位采样;拖鞋在与脚趾接触处采样(一双拖鞋为一份样品)。

    1.2.3 检测评价标准 依据GB/T 18204-2001《公共场所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依据GB 9663-1996《旅店业卫生标准》、GB 9665-1996《公共浴室卫生标准》进行评价。每份样品检测有1项指标不合格即为不合格样品。

    1.3 检测项目 茶具、床单、面巾、浴巾检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面盆,浴盆、马桶座垫检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拖鞋检霉菌。

    2 结果

    55户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共采集样品1 683份,合格1 246份,合格率74.03%。不同行业公共用品、用具品检验结果如下:

    表1 旅店业、公共浴室公共用品、用具检测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旅店业公共用品、用具合格率高于公共浴室的公共用品、用具有合格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4,P<0.005)。

      表2 不同公共用品、用具检测结



    由表2可以看出55户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合格率仅为74.03%,顾客用品消毒状况不容乐观。

    3 讨论

    3.1 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卫生的重要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十几年来,对提高我市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安全,保障消毒者的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管理问题仍然是卫生管理的重中之重,如果公共用品、用具消毒不彻底,将会成为某些传染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对消毒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3.2 检测结果分析 本次抽样检测结果表明,1 683件抽检样品的合格率仅为74.03%,其中旅店业公共用品,用具合格率为75.96%,公共浴室的公共用品、用具合格率为68.56%。在9种抽检的公共用品、用具中,面巾的合格率最高,为80.62%,拖鞋的合格率最低,为58.90%。鉴于本次抽检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合格率普遍偏低的状况,在今后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各个环节的卫生监督管理,保证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质量。

    3.3 加强公共场所建设项目的预防性卫生监督,严格执行卫生许可证发放制度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基本卫生设施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提出彻底的改进意见,使其在开业前达到《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标准要求,对达不到卫生标准要求的,坚决不予发放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3.4 加强公共场所从业人中的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状况监测

    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方能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重点实行岗位卫生知识培训,强化其卫生法制意识,使其掌握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消毒知识和基本卫生要求,熟练进行从选择高效消毒剂,消毒剂的配比、消毒持续时间到消毒后公共用品、用具的保存等整个消毒过程各个消毒环节的卫生操作,杜绝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不消毒重复使用,消毒不彻底或公共用品、用具存放、摆放时造成的二次污染。

    3.5 加强经常性卫生监督 在公共场所卫生执法过程中,往往重视发证和监测,轻视日常卫生监督和卫生技术指导,致使卫生监督力度不够,所以今后工作中应加强经常性的卫生监督工作,及时发现不符合卫生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提高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质量,保证消毒者的健康安全。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