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5:41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一、氰化物中毒
急性氰类化合物中毒是指短期吸入高浓度氰化物所致,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氰化物种类较多,多属剧毒物质,毒作用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化学结构以及代谢过程中析出氰离子的速度和数量,氰酸盐类毒性>亚铁氰化物>卤族氰化物。
氰经呼吸道、胃肠道以及皮肤吸收,短期吸入大量氰化氢或口服100mg以上氰化钠(钾),1-3分钟可发生急性中毒而死亡,临床称“电击样”死亡。呼吸困难,皮肤呈樱桃红色,强直性痉挛,昏迷等是其主要表现。一般急性中毒死亡率高,严重者经抢救后可留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伤残。
【临床诊断要点】
(一)有短期内接触大量氰化物职业史;
(二)吸入氰化物后立即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
(三)皮肤粘膜呈鲜红色,尿中硫氰酸盐明显增加;
(四)排除其它类似疾病;
(五)临床分期:
1.前驱期:呼气中有苦杏仁气味,舌尖发麻,咽部不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动作不协调。
2.吸呼困难期:胸闷、气短、肌无力、意识障碍,瞳孔扩大,恐惧感,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
3.痉挛期:昏迷,牙关紧闭,四肢强直性痉挛。
4.麻痹期:感觉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体温及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呼吸变慢,呼吸先停止,而后心跳停止。
【伤残等级与劳动能力丧失程度评定】
轻型氰化物中毒病人,如能及时正确诊治,一般2-3天内可恢复,重症病例多数很快引起猝死。少数抢救后可留有严重后遗症。
(一)氰类化合物中毒死亡者的鉴定与赔偿,参见《职业中毒的鉴定与赔偿办法----综述》中有关内容。
(二)神经精神障碍:
参见汞中毒有关内容评定。
(三)心功能障碍:
参见砷中毒有关内容。
(四)肝、肾等其它脏器损害参见其它有关内容进行伤残评定。
二、腈中毒
职业性急性腈中毒是指短期内吸入大量腈类化合物所致,以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损伤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腈类化合物中毒具有类似氰化物的毒性毒作用特征,其毒性程度同样取决于代谢过程中析出氰离子(CN—)的速度和数量。常见的腈类有乙腈,丙腈,丙烯腈等。
以丙烯腈为例,急性中毒是以中枢神经损害为主,伴粘膜刺激的全身性病变。部分患者有肝损害,严重者可遗留感觉型多发性神经炎或脊髓前角损害引起的肌肉萎缩和肌震颤。皮肤污染后可残留色素沉着。
【临床诊断要点】
(一)有腈类化合物接触的职业史;
(二)典型的急性中毒临床表现;
(三)尿硫氰酸盐明显增高;
(四)排除其它类似疾病;
(五)诊断分级标准:
1.轻度中毒
在接触24小时内出现头晕、头痛、乏力、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手足麻木等或出现短暂的意识朦胧与口唇紫绀,眼结膜充血及鼻咽充血。
2.重度中毒
上述症状加重,出现昏迷或四肢阵发性抽搐者。
【伤残等级与劳动能力丧失程度评定】
接触高浓度腈类化合物或进入体内剂量较大者,可立刻中毒死亡,但中毒后如能及时抢救,大部分能获救,并恢复健康。少部分重症患者,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一)感觉型多发性神经炎:
评残标准参见局部振动病有关内容。
(二)肌萎缩或肌震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
参见汞中毒有关内容评定。
(三)神经衰弱症候群。
参见汞中毒有关内容评定。
(四)皮肤色素沉着:
参见皮肤病鉴定与赔偿有关内容评定。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