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汽油中毒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5:35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汽油(gasoline)属混合烃类。按用途可分为溶剂汽油和加有少量四乙基铅以防震的燃料汽油(又称乙基汽油或加铅汽油)。急性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临床少见,主要因大量吸入汽油蒸气或液体所致,是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全身中毒性疾病。
【致病原因】
主要呼吸道吸入,个别经口侵入。
1.高浓度汽油蒸气吸入:可发生于炼油厂蒸馏设备突然故障,引起汽油蒸气外溢或无防护措施而进入汽油塔,清洗贮油罐或槽车内,或在高浓度汽油蒸气的密闭室内工作等。一般在汽油蒸气浓度>10mg/立方米环境中1h内即可引起急性中毒,在浓度为40~50g/立方米环境中5~6min即有生命危险。
2.汽油误吸入呼吸道:汽车驾驶员用口吮吸堵塞的油管,或工人不慎跌入汽油贮槽,使液态汽油直接呛吸入呼吸道及肺内所致。一般吸入5ml至肺内即可引起严重的化学性肺炎。
3.饮服汽油经消化道吸收:可发生于生活中,儿童、老人及残疾人、精神病者误服,或自杀者自饮等。一般成人口服20~30ml以上汽油即可致死,但也有至100ml才致死亡。
【急救处理】
1.将吸入蒸气中毒者迅速移至空气新鲜处。有呼吸困难时可给含5%~7%二氧化碳的氧气吸入,必要时可注射呼吸兴奋剂或行人工呼吸。患者兴奋不安或抽搐,可给鲁米那等镇静剂。注意防止脑水肿。抢救中严禁使用肾上腺素,以免引起心室颤动。
2.对吸入性肺炎者可给短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注射抗生素,以防肺部继发感染。伴有心力衰竭者可给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K静脉注射。
3.对口服中毒者一般不进行催吐或洗胃,以防反胃而增强吸收或误吸入肺内。口服时间不久者,可饮牛奶或以植物油、微温水小心洗胃。继之可给10%药用炭混悬液100~200ml口服,以吸附剩余毒物,再用硫酸钠(芒硝)或硫酸镁导泻。
【预防】
1.积极改进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代替汽油,如用乳胶或水胶浆代替汽油浆作粘合剂等。
2.加强对炼油设备、管道的检查维修,保证生产密闭。采用有效的厂房通风装置。
3.做好个人防护,进入含高浓度汽油蒸气的油槽、池、罐内前,必须先用热风和热蒸气吹驱一定时间。进入时应戴好有效的过滤式或送风式防毒面具,穿戴工作服、防护手套及胶鞋等。
4.对汽车司机等作业工人,应宣传严禁用嘴吸吮汽油,以免误入肺及胃内,引起中毒。
5.对汽油作业工人,应严格进行就业前及定期健康体检,凡患有各种中枢和周围神经器质性疾病及明显神经官能症者,不得上岗。妊娠和哺乳期女工亦应暂时脱离汽油接触。
【预后及劳动能力鉴定】
吸入汽油蒸气轻度中毒者,一般在脱离现场治疗后,可很快好转,无后遗症。重度中毒者,多数治疗亦可在短期内恢复,其中个别可留有球后视神经炎、头痛、智力和记忆力减退、周围神经病等后遗症;少数除发生“闪电式”猝死外,还可因延误抢救而死于呼吸肌麻痹。吸入性肺炎一般吸收恢复较慢,可历时1~2个月。
轻度中毒及吸入性肺炎患者治愈后一般可恢复原工作,重度中毒者恢复后应调离汽油作业。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