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急性溴甲烷中毒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5:11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溴甲烷(bromomethane,CH CH3Br)又名溴代甲烷或甲基溴(methyl bro-mide),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室温下易挥发,气体较空气为重,有很大的穿透力,可在空气中迅速达高浓度而不易被发觉,故有高度危险性。急性溴甲烷中毒是吸入较高浓度溴甲烷气体后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致病原因】

    1.溴甲烷工业上多用作灭火剂、甲基化剂等,在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防护不周,可从呼吸道吸收引起中毒;溴甲烷液体如污染衣服,可穿透衣服,通过皮肤吸收,并可引起皮肤灼伤。

    2.农业上用溴甲烷熏蒸消毒时,如仓库密闭不严,或过早入仓,或防毒面罩失效,或盛装溴甲烷的容器不密闭,使溴甲烷气体逸出,都可引起吸入中毒。

    3 .偶有误服溴甲烷液体引起中毒。

    【急救处理】

    1.患者应尽速离开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水清洗皮肤,皮肤有灼伤时,用2%鞣酸液清洗并敷包。

    2.误服者应立即用2%碳酸氢钠液充分洗胃,而后灌入30g活性炭吸附毒物。

    3.凡明确接触过本品者,虽当时症状不明显,亦应密切观察24~48h,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及时处理。

    4.对本品中毒者,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文献报道可用含巯基类药物,如二巯基丙磺酸钠,针对毒物干扰梅的机制可试作为解毒剂治疗。目前仍主要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早期阻止病情继续发展。如头痛、头晕及狂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但避免使用溴剂。恶心、呕吐者给予胃复安口服或654-2注射,必要时2~3h后重复应用。呕吐较重时,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加维生素C静脉滴注,有助于溴的排泄及补充体液,同时给予维生素B 1、B 6等。有肺水肿时,限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并适当利尿脱水。此外,可投用高渗葡萄糖能量合剂、细胞色素,大剂量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以保护神经系统及实质性脏器少受损伤;给激素可预防和治疗肺、脑水肿,一般采用地塞米松。有脑水肿时,适当使用脱水剂,并注意纠正酸中毒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呼吸循环衰竭时,用呼吸循环兴奋剂,给氧及其他综合措施,必要时,可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预防】

    1.安全卫生教育和重视安全操作规程是预防中毒的关键。熏蒸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进入篱药场所要穿工作服,使用供氧式防毒面具,并于用前检查其性能;熏蒸后须经充分通风方可入内。

    2.在生产过程中,须注意管道密闭和废气回收。贮藏罐应密闭并置于阻凉通风处。

    3.禁止皮肤接触溴甲烷液体,一旦被污染,应立即用温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清洗,后沐浴,更换被污染衣服。

    4.在嗅甲烷内加用有刺激性的氯化苦作指示剂,以利辨别,加以预防。

    【预后及劳动能力鉴定】

    急性轻度溴甲烷中毒患者多数天至数周内恢复,痊愈后可以恢复工作。重度中毒患者经积极治疗后也可完全恢复。少数遗有恢复不全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特别是神经衰弱症状可持续较长时间。在数月或数年内,可有肢端感觉异常、下肢无力和步态不稳等,应根据检查结果酌情处理。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