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5:06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硫酸二甲酯 [aimethy1 sulfate, (CH3O) 2SO2] 为略带洋葱味的无色油状液体,易挥发。职业性急性中毒多因吸入其蒸气所致。以眼和呼吸系统急性损害为主要表现,重者可致休克及肝、肾、心肌损害,甚至在几分钟内窒息死亡。

    【致病原因】

    1. 在有机化工合成中用作甲基取代剂,应用于染料、农药、制药及香料工业。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常因生产设备泄漏或爆炸,或在搬运中容器破损,或在清洗、检修含有本品残液的设备或管道时,吸入较高浓度硫酸二甲酯蒸气而发生急性中毒。人吸入500mg/m3 10min即可致死。

    2. 液态硫酸二甲酯沾染大面积皮肤时,不但对皮肤引起化学灼伤,且通过皮肤吸收可致急性中毒。

    3. 偶见口服中毒。成人口服致死量为1~5g。

    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用作军事毒气。

    【急救处理】

    1. 迅速将中毒者救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衣物,彻底清洗污染皮肤。对刺激反应者需观察24~48h。卧床休息,保持安静。

    2. 及时吸氧,给予镇静、祛痰及解痉药物等对症治疗。必要时可采用面罩加压给氧或作气管切开。

    3. 眼部受污染时应在现场及早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彻底清洗,再用5%~1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以可的松眼药水与抗生素眼药水交替滴眼。角膜损害较重者,可行球结膜下自身血疗法。

    4. 防治肺水肿可采用早期、足量、短程糖皮质激素疗法。

    5. 其他:化学灼伤局部采取暴露疗法或脱敏疗法;选择两种以上抗生素控制感染;口服中毒给予食管、胃肠粘膜保护剂,行催吐或导泻疗法。

    【预防】

    1. 加强生产设备密闭化;设备维修、生产、使用或运输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对生产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

    3. 易泄漏生产岗位应安装喷泉或喷淋设备,便于冲洗眼部或灼伤的皮肤。

    4. 加强个人防护:检修或清洗盛装硫酸二甲酯的设备、钢瓶时,要穿三紧(紧领、紧袖、紧裤管)工作服,防止蒸气直接作用于皮肤或阴囊部位。进入浓度较高的生产作业区工作时,要佩戴装有活性炭的防毒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等。

    5. 从事硫酸二甲酯作业人员须进行就业前健康体检及作业人员定期体格检查。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哮喘,明显的皮肤症,眼部疾病及心、血管疾病者均不宜从事本作业。

    【预后及劳动能力鉴定】

    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症状较轻及持续时间短者,经积极治疗可恢复,无后遗症。眼部症状亦可在数日内恢复,但视力减退、结膜炎症可持续相当长时间,患者诉视力疲劳。

    轻、中度中毒病人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重症者临床治愈后可安排疗养或适当休息,定期复查,对确有呼吸系统症状、胸部X级及肺功能改变者,应调离刺激性气体作业。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