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急性失火烟雾吸入中毒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4:56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失火烟雾(fire smog)主要包括有害气体、烟尘和热量三类基本成分。其吸入中毒,以呼吸系统损伤和缺氧窒息为主要表现。临床较多见。

    【致病原因】

    1. 有害气体:主要为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氯气、氨气、二氧化硫、臭氧等,还有失火现场所存有的化学物品的燃烧烟雾等。后者随着近年高分子建筑材料的广泛使用,其有害气体的成分十分复杂,如腈纶地毯燃烧可生成丙烯醛,涂料、胶合板燃烧可产生甲醛、酚等刺激性气体。

    2. 烟尘:由固体物质燃烧时产生,多为含碳微粒。

    3. 燃烧热量:可致直接烧伤。热蒸气吸入,可致上、下呼吸道粘膜广泛热灼伤。塑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要比木材等高2倍。

    【急救处理】

    1. 立即撤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静卧休息。

    2. 给氧气间歇吸入,有条件者可进行高压氧治疗。对消防急救人员也应短时间吸氧,作为预防治疗措施。

    3. 有呼吸道刺激征象者,应给予地塞米松5 mg + 异丙肾上腺素0.5 mg于生理盐水中超声雾化吸入。

    4. 对有肺水肿征象者,可按早期、足量、短程原则给予糖皮质激素。

    5. 在抗肺水肿的同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以及丹参、川芎嗪等活血化瘀中药,可改善微循环,防止肺间质纤维化。

    6. 有呼吸道灼伤者,可给予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并加强呼吸道护理。

    7. 对“聚合物烟雾热”及皮肤损害等患者,可对症治疗。

    【预防】

    1. 注意防火。

    2. 进入火灾现场人员均应使用防毒面罩。大火熄灭后只要有余烟存在,就应继续使用面罩。

    【预后及劳动能力鉴定】

    1. 本病致病因素较复杂,其预后及其病死率不尽相同,但获救痊愈者,一般不留后遗症。

    2. 急性烟雾吸入引起损伤者和消防人员,应定期进行追踪医学检查,特别是肺功能及胸部的X线检查。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