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急性羰基镍中毒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4:50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羰基镍[nickel carbony1, Ni(CO)4] 是具有尘土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室温下易挥发,蒸气比重略重于空气,气味无明显刺激性。45℃时沸腾,60℃时燃烧或爆炸,并可分解为金属镍和一氧化碳。急性羰基镍中毒多因短时间内吸入其高浓度蒸气所致,以急性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重者发生肺水肿、化学性肺炎乃至高热、昏迷。临床羰基镍中毒多为工业生产中偶发急性中毒。

    【致病原因】

    1. 突发生产事故。常见冶炼厂以镍矿石提炼纯镍,电池厂生产镍极板,塑料厂以羰基镍参与合成丙烯酯,以及电子行业电路、磁带镀薄层金属等生产时,因未按安全作业规程操作,或设备年久失修,导致管道破裂、接头滑脱等突发事故,使大量羰基镍液体溢漏、喷泻,作业人员突然吸入高浓度羰基镍蒸气,或经污染的皮肤吸收而引起急性中毒。

    2. 进行设备检修或参与事故现场抢险时,未注意防护。如某液化气厂为增加热值,以镍粉催化水煤气产生甲烷,在检修该甲烷发生器时,因未将原料气入口完全关闭,使常温下一氧化碳通过金属镍而产生大量高浓度羰基镍蒸气,导致数名无防护的机修作业人员发生急性中毒。空气中羰基镍浓度在7~49 mg/m3时即可引起急性中毒,浓度为210 mg/m3时30 min即可致死。

    【急救处理】

    1. 迅速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以肥皂和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毛发。

    2. 吸入氧气,保持安静,卧床休息。所有中毒者至少密切临床观察72h。

    3. 早期、足量、短程(3~5d)应用糖皮质激素,积极防治肺水肿。可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重度中毒10~20mg)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中静脉滴注,2~3h后可酌情重复应用,一般每日1~3次,危重者地塞米松可用至80 mg/d。

    4. 驱镍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死率,缓解症状,缩短病程,促进痊愈。现常用络合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C),可与组织中的镍结合为无毒物,经肾排出。一般与碳酸氢钠同服,每次各0.5g,每日4次,视病情可连用3~7d。也可采用雾化吸入。用药期间忌饮酒。

    5. 对症处理:已出现肺水肿表现者,可正压给氧,给二甲基硅油(消泡净)喷雾剂吸入及速尿等利尿剂。有肝脏损害者可给保肝药,有心肌损害者可给能量合剂等静脉滴注。为防治感染,可给抗生素等。

    【预防】

    1. 在用羰化法提炼纯镍时,应严格保证管道设备的密闭,防止毒物渗漏。同时加强车间通风,注意控制车间的温度不宜过高。

    2. 对排放的残气、尾气,要进行多级分解或燃烧处理,同时回收镍粉。

    3. 如发现羰基镍已有渗漏,可采用氧化、燃烧法破坏之,或用冷水覆盖后加以回收。

    4. 加强个人防护。在参加事故现场处理或进行设备检修时,先关闭送料出入口开关,加强通风后,再正式操作。作业者必须穿戴好工作服、鞋、帽和隔离式呼吸面具。

    5. 对从事羰基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就业前和每2年一次的职业性体检。有明显神经系统和心、肺、肝、肾病者,严重或顽固性皮肤病者禁止上岗作业。

    【预后及劳动能力鉴定】

    只要及时救治,本症预后良好,无后遗症。一般2周左右即可恢复,重者可经3~4周治愈出院。仅个别因延误诊治而出现意识障碍乃至昏迷、高热的重症患者,可在迟发症状出现2周内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一般轻度中毒者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中、重度中毒者经治疗后仍有明显症状时应酌情安排休养,并调离羰基镍作业。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