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金开采农民工尘肺病发病情况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3:51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采金生产过程中岩金矿开采是粉尘危害很大的作业,农民工是粉尘作业的最大受害者。我们对107名曾从事岩金开采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工进行了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107名受检对象均为在新疆某岩金矿从事过岩金开采的农民工,年龄16~50岁(平均33.3岁),接尘工龄3~56个月(平均16个月),其中66人为风钻爆破工,41人为运料工,工作条件、生活及饮食条件基本相同,同一工种的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相同。
2.方法:对所有受检对象进行职业病常规体检,X线胸片提交省尘肺诊断组诊断,资料汇总按工种分为风钻工和运料工分类统计症状、体征和尘肺病诊断结果。按照《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进行尘肺病诊断。
3.统计学分析:对资料采用X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1.一般情况调查:该矿位于新疆罗布泊腹地,因条件所限未能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该矿属于私人承包的岩金矿,海拔大约1500m,气候干燥、缺水,采金过程全部采用干式作业,风钻工全部在坑道内进行干式钻孔和爆破,通风情况极差,能见度大约1m左右,工作时戴防尘口罩,但从未换过滤膜,运料工在坑道内停留的时间较短,自我防护情况同风钻工。
2.矽肺发病情况:风钻爆破工年龄16~50岁(平均33.5岁),累积接尘工龄为2~56个月(平均18.5个月),吸烟率68.2%。运料工年龄24~49岁(平均33.2岁),累计接尘工龄为3~36个月(平均14.6个月),吸烟率56.1%。两工种间年龄、累积接尘工龄和吸烟率经统计学检验,3项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钻工中主诉有咳嗽、咯痰、气短、胸闷、胸痛5种自觉症状分别为43.9%、9.1%、39.4%、40.9%、34.8%;运料工分别为22.0%、7.3%、19.5%、26.8%、17.1%。两工种间比较,咳嗽、气短、胸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34、4.61、3.96,均P<0.05)。
107名接尘工人中诊断出矽肺患者25名,全部为风钻工,占风钻工总人数的37.9%(25/66),占全部受检人数的23.36%(25/107),其中Ⅰ期6人、Ⅰ+3人、Ⅱ期6人、Ⅱ+7人、Ⅲ期1人、Ⅲ+2人,Ⅰ期并发肺结核1人、Ⅰ+并发肺结核1人;运料工中未诊断出矽肺患者。两组间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27,P <0.01)。不同期别矽肺患者年龄和累积接尘工龄间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胸片改变特征主要以圆形小阴影为主,5例出现棉絮样片状阴影,密度较淡且均匀,边缘较模糊。25名矽肺患者中,年龄为16~50岁(平均34.8岁);发病的最短接尘工龄为3个月,最长48个月(平均17.4月)。接尘工龄3~12个月的矽肺分布是Ⅰ期2人、Ⅰ+1人、Ⅱ期1人、Ⅱ+3人、Ⅲ期1人、Ⅲ+2人;接尘工龄12~24个月农民工矽肺分布是Ⅰ期2人、Ⅱ期5人、Ⅱ+1人;接尘工龄24~36个月的农民工矽肺分布是Ⅰ+1人、Ⅱ+1人;接尘工龄36~48个月的农民工矽肺分布是Ⅰ期2人、Ⅰ+1人、Ⅱ+2人。
三、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大批农民工加入到矿产开采行列,他们对职业危害性的严重性缺乏认识,自我防护意识差。另一方面,部分矿产业主要注重经济效益。不重视农民工的劳动保护,这是应关注的问题。
我们在2004年1月调查了近10家个体石英采石场,检测凿岩、人工碎石岗位的石英粉尘浓度超标率为100%,最高超标倍数237倍,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3.8%。本次调查岩金矿风钻工的自觉症状中咳嗽、气短、胸痛症状明显高于运料工,矽肺检出率高达37.9%,其中Ⅰ期矽肺9人(36%)、Ⅱ期矽肺13人(52%)、Ⅲ期矽肺3人(12%);最小发病年龄16岁,最短接尘工龄3个月,X光胸片改变的特征主要以圆形小阴影为主,这与以往报道的急性矽肺X线胸片改变相符。调查结果提示,岩金矿风钻工作业的危害性明显高于坑道外作业的其他人员,这与干式钻孔爆破、坑道通风严重不良、个人防护极差密切相关。落后的生产条件、矿主对从业者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从业者对个人健康保护的无知也是重要因素。本次调查岩金矿风钻工的矽肺发病年龄小,累积接尘工龄短,一次检出率高,在以往报道中较少见。因此,对农民工的劳动保护及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