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作业工人健康促进及效果分析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3:48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铅在人类环境中几无处不在,铅及其化合物在现代工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有色金属。60%的铅用于制造蓄电池,特别是汽车用蓄电池。随着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铅作业工人的劳动环境在不断改善,大剂量铅作业环境造成工人的急慢性中毒现象已较少见,但低剂量铅作业环境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愈来愈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重视。我们通过对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和对铅作业工人卫生行为进行干预,并了解对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法知晓率同时对生物监测指标等进行测定,以评价并说明健康促进工作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某外资车用蓄电池有限公司铅作业工人106名为调查对象,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为33.6岁,工龄1~18a,平均铅作业工龄为3.41a,文化程度在中专或高中及以上。
1.2 方法
1.2.1 基础调查 运用职业健康促进的原理,对该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进行基线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从企业管理制度、健康教育、环境改善、职工参与、卫生服务等方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1.2.2 干预手段 (1)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参考其他企业(行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完善其职业卫生管理制度。(2)对企业管理和生产骨干、生产员工进行不同内容的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培训。对管理层的培训主要从法律、法规的层面,针对职业卫生管理的各个环节,提出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员工健康、防治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措施的相关知识教育;对生产员工通过业务知识讲座、宣传小报、发放职业卫生常识手册等方式进行教育,使生产员工掌握基本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自我健康保护意识。(3)加强卫生管理制度,改善工人卫生习惯,对职业卫生管理的各环节具体落实,实行卫生管理责任制。(4)改善车间卫生环境。定期对车间通风除尘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高温季节安装空调,降低车间温度,每天进行2次车间地面清洁。(5)开展职业健康咨询活动
1.2.3 评价指标(1)完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2)职业卫生法律和专业知识培训效果评价。(3)个人防护用品有效使用效果评价。(4)个人卫生行为改变评价。(5)工人血铅指标。
1.2.4 仪器与检验方示 空气中铅浓度的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血铅浓度的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法。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软件采用自身对照的方示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完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协助该企业制定了《职业病防治计划》和《有害作业岗位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工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规定》、《女工劳动保护办法》、《员工工伤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
2.2 职业卫生法律和专业知识培训效果评价
通过健康促进问卷调查,分别对该公司106名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知识测验,对问卷的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取值,以60分为合格,视其知晓相关职业危害因素防治知识,最后将结果进行具体分析。(表1)
表1 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晓率比较(%)

2.3 个人防护用品有效使用评价
通过问卷基线调查发现,干预前铅接触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口罩、眼镜)使用率达100%,但部分职工并未使用安全的有效防护用品,有25%的铅接触工人使用棉纱口罩,通过健康干预,防护口罩全部换成3M公司生产的防尘口罩。
2.4 个人卫生行为改变评价
通过问卷基线调查发现,该公司工人均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理发,下了班淋浴后回家。
2.5 车间空气中铅尘(烟)浓度的测定
车间空气铅浓度测定采样用江苏建湖电子仪器厂生产BFC-35B、SFC-3BT型粉尘采样器,按照卫生部《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分册)》、《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第3版)进行检测,共检测铅尘15个点,铅烟14个点,样品数174个,铅尘浓度为0.003~0.06mg/m3,平均值0.012 mg/m3,铅烟浓度0.005~0.018 mg/m3,平均值0.009 mg/m3,干预前与干预后1a、干预后2a车间空气中粉尘(烟)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2)。
表2 干预前后车间空气中铅尘(烟)浓度比较

2.6 工人血铅值的变化
血铅浓度的测定委托市化工职业病防治所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法,最小检出限为1μg/L,共检测血铅样品318件,浓度25.4~668μg/L,平均值159.6μg/L。干预后1a、干预后2a与干预前血铅浓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干预后2a与干预后1a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表3)。
表3 干预前后血铅值变化比较

3 讨论
铅中毒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要紧持环境干预、健康教育、药食治疗相结合的原则,环境干预是根本办法,健康教育是基本手段,药食治疗是重要环节。本次调查结果表时,该公司在加强生产工艺的机械化、自动化、密闭通风后有效降低了空气中铅尘(烟)的浓度,连续3a车间空气中铅尘(烟)浓度基本达到国家车间空气卫生标准,作业工人工作场所中接触到的铅剂量水平是较低的,进一步通过改进硬件技术来降低作业工人血铅水平已比较困难,但是运用职业健康促进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使工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对预防控制铅中毒效果是明显的。106名铅作业工人经过强化健康教育和各项规章制度的管理,干预后1a、干预后2a血铅值有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这一结果与孙东红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降低低浓度铅作业环境工人的血铅水平,保护工人的职业健康,职业健康促进工作是一个低成本、易执行的方法。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对铅作业工人卫生行为的干预也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需要职业卫生专业人员、企业管理者和铅作业工人的互相配合。随着人们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职业健康促进工作必将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