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从业登记
人员查询
机构查询
资质申报
首页
安评动态
安评法规
安评标准
可研认证
预评价
验收评价
现状评价
安全书籍
安全论文
综合资源
安评师考试
论坛
注安考试
安全月
工伤保险
职业危害
管理制度
安全职责
操作规程
应急预案
事故案例
重大危险源评估(QRA)
安评软件
投稿
北京
天津
上海
福建
重庆
江苏
河北
山西
吉林
辽宁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内蒙古
湖南
湖北
广东
海南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安协
应急部
首页
>
职业危害
文章
下载
MSDS查询
业务合作
投稿中心
VIP购买
安评论坛
冶金炼铁生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部位分析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3:37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炼铁生产在冶金钢铁联合企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除了为钢铁冶炼过程提供铁水外,同时还回收高炉煤气、炉渣等副产品。生产过程中既存在大量的粉尘,以产生毒物、高温、噪声、电离辐射等职业病危害,给作业工人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我们对某特大钢铁企业炼铁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进行了识别与分析,找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部位与控制水平,对指导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和用人单位制定职业病防护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鞍钢炼铁生产工艺、生产活动及不同岗位作业环境为调查与测试对象,分析不同岗位作业环境空气中存在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1.2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与检测,冶金炼铁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生产性粉尘(总尘)浓度检测按《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中滤膜称量法进行,仪器为国产TFC-2防爆型粉尘采样仪。游离二氧化硅检测在作业人员的呼吸带高度采集沉降尘,采用焦磷酸质量法。高温检测按《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试规范》(GB934-89)进行,仪器采用国产DHM2型通风干湿表、QDF-3型热球式风速仪、FSR-1型单项热辐射计。噪声测定按《作业场所噪声测定规范》(GBJ122-88)进行,仪器采用日本产4420普通型积分声级计。CO、SO
2
、H
2
S采用直读式PGM-7840多种气体检测仪。粉尘、毒物的评价依据主要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高温、噪声的评价依据为《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2 结果
2.1作业环境的调查
2.1.1 粉尘 由表1可见,生产性粉尘污染除焦炭皮带头、烧结矿皮带、出铁口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0mg/m
3
),主上料皮带、卸车槽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2mg/m
3
),其他测试地点粉尘浓度均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表1 炼铁生产不同作业环境粉尘浓度检测结果(
)
2.1.2 高温 炼铁作业属高温强热辐射作业。从表2可见,出渣、出铁时作业环境温度可超过40℃。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为28℃,除罐位以外,其余4个工作地点与室外温度均超过国家标准(4℃)。
表2 炼铁生产主要高温作业地点的夏季气象条件(
)
注:数据为夏季7、8、9月份所测(计算温度28℃)
2.1.3 噪声 炼铁生产的噪声主要来源于风机转动、皮带传动及泵房等发出的声音,炼铁生产不同岗位噪声强度详见表3。
表3 炼铁生产不同岗位噪声强度测试结果
2.1.4 毒物及其他 炼铁生产不同岗位CO、SO
2
、H2S浓度测试结果见表4。在炼铁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炉体本身状况的不同及在出渣、出铁时,均能产生一氧化碳,有时,作业环境尚有少量二氧化碳及硫化氢存在。风口平台、分煤器室口、出铁场口、分煤器室内CO浓度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30mg/m3)。水渣分离沟处SO2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0mg/m3)。炼铁生产时电离辐射主要存在于炉前分级送料的焦炭料斗,其测试结果见表5。
表4 炼铁生产不同岗位CO、SO2、H2S浓度测试结果(
)
注:“—”为未进行测试。
表5 炼铁生产焦炭料斗系统密封源罐表面计量检测结果(μSv/h)
注:X、Y、Z分别代表三维空间的3个轴,x、y、z分别是X、Y、Z的反方向,“—”为未进行测试。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根据上述不同岗位环境测试结果及分析,炼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高温、噪声、电离辐射等。炼铁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是单一固定的,各工种在不同岗位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亦不同,许多工人受到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联合作用。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具体存在的生产环节见表6。
表6 炼铁生产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工作岗位
3 讨论
通过上述调查与分析认为,冶金炼铁生产中不同程序的存在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高温、噪声、电离辐射、振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于不同的生产岗位,其中一些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严重超过了国家卫生标准。为了防止职业病的发生,首先,炼铁生产职业病危害的防护应从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的关键部位入手,从根本上加强职业病防护措施,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限值以下,即使之达到关键控制水平。在实在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的部位在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同时应加强个人防护、职业卫生培训、应急救护等措施。应建立健全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职业健康监护系统,加强职业卫生监督与管理。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上一篇:
集中供气式呼吸(洗槽站)防护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
对某企业职工职业卫生知行调查
收藏本页
推荐给好友
纠错
关闭
栏目导航
安评动态
安评法规
行业标准GB
安全标准AQ
可研认证
预评价
验收评价
现状评价
安全书籍
安全论文
综合资源
安评师考试
注安师考试
安评论坛
工伤保险
安全生产月
评价人员
评价资质
QRA专题
评价软件
中文MSDS
英文MSDS
化学品
事故案例
责任制
安全制度
操作规程
评价技术
应急预案
安评QQ群
最近更新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充分发挥职业病防治工作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2003年南安市职业危害专项检查存在的问题与
佳木斯市2004年医用诊断X线放射卫生防护状况
化工行业的职业病防治
企业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新动向
醇类中毒——丙酮氰醇(氰丙醇)
六氟化硫有毒气体的产生及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