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装置(芳烃)中工人对苯类产品毒性的日常防护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2:10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石油化工装置中的芳烃联合装置含重整、抽提、歧化、异构化、分离等,该装置的中间产品和产品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由于对苯中毒的重视,所以生产工人发生急性苯中毒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工人长期在这种条件下工作,可能引起慢性苯中毒,损害造血器官、神经系统、性功能,甚至诱发癌症。并且无特效解毒药,痊愈非常困难,所以,对苯中毒的防护非常重要。
一、慢性苯中毒的表现
慢性苯中毒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患者常伴有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候群的表现。造血系统损害以白细胞数减少最常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中出现中毒颗粒或空泡。此外,血小板亦出现降低,皮下及黏膜有出血倾向,出血倾向与血小板数往往不平行。中毒晚期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尚可引起白血病。还可引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皮肤经常直接接触苯,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以至皲裂,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
由于苯对造血系统的严重损害,也影响了女职工的正常月经,导致经血量增多,经血异常,呈暗红色血块状,白带异常,呈乳白色粘稠状且有恶臭,月经周期受到严重干扰,无规律性。由于苯具有较强的亲脂性,可吸附于神经表面,从而引起氧化还原作用受到抑制,使细胞活性降低,导致性欲减退,出现阳痿、性高潮反映丧失等症状。苯还具有强烈的细胞遗传效应,能导致各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直接干扰精子或卵子的遗传功能,甚至引起细胞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胚胎死亡各胎儿先天性疾患,破坏生育功能。
慢性苯中毒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最常见的表现是神经衰弱和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个别病者可有肢端感觉障碍,出现痛、触觉减退和麻木,亦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
由于苯使细胞水平降低,所以增强了患骨髓的可能性。
二、车间工人对慢性苯中毒的日常防护
作为对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在芳烃联合装置中,工人也许配备了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但是慢性苯中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长期坚持预防,决不能因一时无中毒症状而麻痹大意。
1、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采样、检修设备、停车检修、进入设备清洗的时候,一定要戴好防毒面具、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万不可嫌麻烦而不戴,一次疏忽就可能造成终生遗憾。要特别注意劳动防护用品的完好性、气密性和使用寿命,及时维修或更换,以便真正起到防护作用。
2、下班之后应该立即刷牙漱口、全身洗澡,防止可能的苯类在口腔、体表等处残留。
3、日常饮食中应该注意补充高蛋白、高糖、低脂肪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鸡、鱼、乳类、动物肝脏、兔肉、糖类、豆制品、西红柿、橘子等。因为高蛋白的饮食可以促进苯的氧化,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高糖类可以促进苯衍生物的排出;维生素C可以缩短凝血时间,防止白细胞降低;控制脂肪含量,可以减少苯在体内的积蓄和吸收。此外,适当进食绿豆、猪血、海带、茶叶、无花果、胡萝卜等,这些东西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4、应该摄入足够的水,来稀释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促进毒物及其代谢产物随尿液排出体外,减少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5、班后可适当饮酒。少量饮酒有时可以诱导溶剂代谢酶,使血液中有机溶剂的浓度下降。
6、在体检时,如果检查出下列任何情况,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1)肝、肾疾病;
(2)白细胞计数波动于(4~4.5)×109/L(4000~4500/mm3);
(3)血小板计数波动于(60~80)×109/L(6~8万/mm3);
(4)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1012/L(400万/mm3),女性低于3.5×1012/L(350万/mm3);血红蛋白定量男性低于120g/L(12g/dL),女性低于110g/L(11g/dL);
(5)周围血细胞计数增高,出现幼稚或形态不正常的血细胞。
三、发生苯中毒的处理
如果在生产期间发现自己或别人出现酒醉感,伴有粘膜刺激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等情况,应当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口服者马上洗胃;及时送医院治疗。
生产过程中,如果直接接触了含苯类的物料,要及时用大量的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
总之,芳烃联合装置的生产工人应该对慢性苯中毒有着和急性苯中毒同等程度的重视。严格按要求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多吃一些有利排出毒物的食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才会确保虽在芳烃联合装置长期工作,但身体不会因苯类毒品的存在而出现慢性中毒、甚至急性中毒的现象。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