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亚硝酸盐中毒56例急救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1:38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于1994-03/2005-04收治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共56例。经紧急救治,均治愈出院。现将救治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平均32.5(17~65)岁,发病5~10min就医的18例,30min内就医38例。
1.2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紫绀,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者41例;头晕、乏力、心悸34例;意识障碍2例;血压下降7例;重度中毒7例,中度中毒38例,轻度中毒11例。
1.3 实验室检查 入院后所有患者采用快速法测定血高铁血红蛋白,全部阳性;血氧饱和度7例85%~95%,34例75%~84%,14例60%~74%;心律失常13例,肝功ALT增高17例,血尿素升高9例,CO2-CP低11例。
1.4 救治 56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催吐、洗胃、吸氧、导泻、卧床休息、注意保暖,轻度中毒者给予亚甲兰0.5 mg/kg,中、重度中毒者则给予1 mg/kg,加人5%GS 20ml中静脉缓慢注射,若2 h后紫绀不明显缓解,SPO2偏低者,再次给予首次半剂量亚甲兰治疗,同时给予维生素C1~2 g加入10%GS500~1 000ml静脉滴注补液、能量合剂配合治疗。对重症患者同时进行心电监护、记尿量、监测血氧饱和度,每口监测高铁血红蛋白1~2次。
1.5 效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轻度中毒患者平均住院2.5 d,中度中毒患者平均住院5 d,重度中毒患者平均住院7 d。复查高铁血红蛋白,肝功、肾功均正常,愈后健康,无后遗症。
2 中毒原因
5起亚硝酸盐中毒均系误食所致,其中3起为炊事员将亚硝酸盐误认为食盐使用烹调所致,共47例;1起为食用超标亚硝酸盐腌腊肉6例;l起为食用盐腌蔬菜中毒3例。56例患者的诊断均由卫生防疫部门最后鉴定确诊。
3 讨论
亚硝酸盐(钠)为无色或微黄细颗粒状物,易溶于水,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并有增色作用,容易与食盐、白糖或其他调味品混淆而误食中毒。口服吸收后可使血红蛋白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形成高价血红蛋白,同时还阻止正常HbO2释放氧造成机体组织细胞缺氧出现紫绀。误服亚硝酸盐(钠)后在胃中转化为亚硝酸,后者释放出一氧化碳引起胃肠道刺激反应出现恶心、呕吐。亚硝酸盐(钠)还麻醉血管舒缩中枢并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有扩张血管作用,出现头晕、胸闷、心悸、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亚硝酸盐中毒较常见,发病急,病情重,常呈群体性发作,及早明确诊断,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亚甲兰为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殊解毒剂,具有还原高铁血红蛋白的作用,配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疗效显著。使用适量亚甲兰以后,机体内还原型辅酶I脱氢还原为还原型亚甲兰,起到还原剂作用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但使用过量亚甲兰,还原型辅酶I脱氢酶不能使全部还原为还原型亚甲兰.此时亚甲兰为氧化剂,反而会将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所以亚甲兰使用不能过量。维生素C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而脱氢维生素C又被谷胱甘肽还原以后又作用于高铁血红蛋白,如此反复不已使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但作用不如亚甲兰迅速。此次急救成功的体会:①此类患者常有误食亚硝酸盐史,多呈群体性或家族性发作;②紫绀明显,但呼吸困难少见,心肺体征正常;③患者快速诊断可查血高铁血红蛋白,常≥5%,在小具备抽血化检条件时可取静脉血5 ml在空气中用力震荡15 min,血液保持棕褐色即可确诊。中毒患者的SPO2≥90%;④应尽早洗胃,导泻清除胃肠内残留物;⑤密切观察BP、SPO2,给予吸氧、升压、补液,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尽快正确使用亚甲兰、维生素C治疗;⑥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仔细询问病史、查体,排除其他食物中毒、化合物中毒和心、肺器质性病变;⑦尽早通知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和毒物采样、鉴定;⑧加强对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和管理是减少亚硝酸盐中毒的关键。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