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处理教训剖析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1:36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12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劳动力每年以千万人递增,他们在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因生产过程中时有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而造成伤害,既可导致严重后果,也可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这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对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作出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控制其对人的伤害、降低经济损失、以减轻对社会的影响。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处理,不是靠1个部门、1个机构、1家企业所能单独处理的事件,回顾过去对类似事件的处理过程,结合近期发生的1起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事故的处理教训.认为有必要对2005—06四川温江某厂发生硫酸二甲酯泄漏,造成当地村民恐慌感,52名村民涌入医院,要求治疗,在无职业卫生医师指导的情况下,使事态不断扩大,给当地政府的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现仅就此次事故处理过程的教训进行剖析。
l 部门配合欠协调
随着国务院对卫生部和安全监察部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分工的三定方案的调整,现场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处理职责的变更,当该事故发生后安全监察部部门从安全的角度进行处理和调查,对伤员进行积极转送综合性医院,认为只要抢救了伤员,就能将事态降到最小。在无职业卫生医师在现场指导的情况下,这种盲目的处理结果则恰恰相反,给事故的后期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真假伤员难辨。
该次事故发生地点处于村民居住地,当其受到伤害的人员住进综合性医院后,由于目前医院人性化的管理,良好的服务,被其家属传回村后,引起更多的村民涌入医院,加之综合性医院存在急性职业中毒诊断方面的困难,以及对对症治疗方面的不熟悉,对每一位入院者均进行了较全面的体检,应用支持疗法这种“高射炮打蚊子”的做法,使卫生资源造成浪费,也无形之中给入院者增添了对该事故致人体健康受损后果严重的恐惧心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很难动员其出院,给当地政府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在社会上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由于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在事故第3天仍有救护车将“伤员”运往医院,无形之中将事态严重扩大。安全监察部门在没有一套完善的现场急救技术资源做保障的情况下担负起新的职责,出现这种局面是必然的结果。
2 卫生部门内部专业技术分工失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政府的公益机构,属于专业性和技术性均较强的部门,几十年总结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理经验教训是一种价值较高的宝贵卫生资源,现场处理和临床诊治相结合是实践的经验总结,放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处理的作用,而仅仅依靠教学医院的力量,无形中加大了教学单位的压力,使承担教学任务本来就很繁重的教学医院,难以保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后,现场应急处理人员的相对稳定,现场检测设备的相对固定,以及在教学与应急处理发生矛盾时尴尬的处理局面的解决。无论从其主要职责,还是工作性质和承担的义务,作为教学单位均是以教学为主,其他工作为辅,而任何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和处理存在着时间和地区的不固定性,事故性质的不相似性,现场处理的特殊性。所以职业中毒事故处理人员的稳定,工作时间的保证,以及现场检测仪器的应急态才是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处理的根本保障,所以卫生行政部门在职责划分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关键性问题。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几十年总结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理和与医院配合的经验教训,就是通过在现场的调查判断中毒的因素和性质,确定职业中毒事故的危害情况,最大限度的抢救真伤员,控制事态的发展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个更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在此次事件中某卫生医疗机构的处理过程中因为缺乏现场应急处理经验,其处理引起的严重后果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充分应证了这一现实问题,任何脱离现场的临床处理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
当事态扩大后,政府出面协调时,已是问题处于较困难的局面,当大批人员住进医院,以抢救方式处理后,要想停药和动员其出院,仅从心理上去疏通都是十分困难的.更何况让本身就抱有其他目的住院的人员出院就更困难,此时而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所以在临床处理的过程中,忽视职业中毒事故处理的后效应,不仅给医院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同时也给事故发生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是给政府的事故处理带来更大的难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往往能够在现场控制局面,得利于职业卫生前辈们在几十年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处理过程积累的无形无价宝贵的卫生资源。
3 教训总结
通过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事故的处理过程,认为此次事故处理的教训主要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政府部门在事故发生后的协调不够。该次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产生的实际危害程度并非十分严重,但是由于前期的救护治疗方案存在的问题,均加大了村民对硫酸二甲酯中毒后果的心理恐惧感,拒绝出院,不断入院,导致卫生资源的浪费,给承担救助的综合性医院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造成的社会影响却是十分严重的。整个应急处理过程的非技术操作,给政府的处理同样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政府在被动的状态下召集相关部门共同商定解决的办法,大大增加了处理的难度。反观过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处理中,部门之间的主动协调、相互依托、互相支持、取长补短的合作方式已随着经济改革和职责划分而荡涤得无影无踪。这种部门之间在重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后的不协调行为是造成事态扩大,导致政府形象受损的关键,该次事件发生和处理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部门配合欠协调的例子。
在此次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脱离现场的调查、中毒因素的毒性和对人体影响的分析,盲目进行大包围性的全面体检和应用支持疗法,是误导村民加大对中毒严重性的心理恐惧感的关键。加之综合性医院在医疗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均是导致此次事件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不依靠具有丰富的现场处理经验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弄清毒物的中毒特征,而将重点全部放在抢救方面,不问病情,不仔细查体,就收入院的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也是造成事态扩大的又一主要因素。
以上总结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安全监察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卫生行政部门在应急处理的依靠对象对面,应充分考虑应急状态时的人员、时间和仪器设备的最佳保证,才能做到招之即来,来者能战,否则应急状态下是难以达到要求的。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