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毒物在体内的代谢

发表日期:2011-05-04 09:39:37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一)分布。毒物被吸收后,可随血液、淋巴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中。例如,铅、汞、砷主要集中在骨髓、肝、肾等组织。苯、二硫化碳多分布于骨骼等富于脂肪的组织中并可通过富于类脂质的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 

    (二)蓄积。有些毒物可以在某些组织内或气管内蓄积,当毒物蓄积到一定量时,才引起中毒。毒物蓄积后,可大量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中毒的急性发作。毒物也可因接触毒物的时间逐渐延长,累积而发生慢性中毒。 

    (三)转化。毒物被吸收后参与体内生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而逐渐降低毒性。这种变化称为解毒。例如,醛类还原为醇类,再逐渐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也有的毒物在体内转化过程中,其毒作用反而增强,这种变化称为活化。例如,苯胺在体内氧化转化为毒作用较强的物质。解毒功能是有限度的,进入体内的毒物超过一定限量时,则引起中毒。 

    (四)排出。进入体内的毒物可不经转化或经过转化后由呼吸道、肾脏和肠道等途径排出。在体内不易分解的气体或易挥发性毒物(如一氧化碳、苯等),主要经肺随呼气排出。金属和类金属、芳香烃等许多毒物,可经肾脏随尿排出。铅、汞、砷等毒物还可经毛发、唾液、乳汁和月经排出。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