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职业病——“氯气中毒”的预防与治疗

发表日期:2011-05-04 09:38:20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处理原则】<?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治疗原则


1)现场处理:立即脱离接触,保持安静及保暖。出现刺激反应者,严密观察至少12h,并给予对症处理。吸入量较多者应卧床休息,以免活动后病情加重,并用喷雾剂、吸氧;必要时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


2)合理氧疗:可选择适当的方法给氧,吸入氧浓度不应超过60%,使动脉血氧分压维持在8-10kPa.如发生严重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给予鼻面罩持续正压通气或气管切开呼气末正压通气疗法,呼气末压力宜在0.5kPa左右。


3)应用糖皮质激素:应早期、足量、短疗程使用,并预防发生副作用。


4)维持呼吸道通畅:可给以雾化吸入疗法、支气管解痉剂,去泡沫剂可用二甲基硅油;如有指征应及时实施气管切开术。


5)预防发生继发性感染。


6)维持血压稳定,合理掌握输液及应用利尿剂,纠正酸碱和电解质紊乱,良好的护理及营养支持等。


2.其它处理


1)治愈标准:由于急性中毒所引起的症状、体征、胸部X线异常等基本恢复,患者健康状况达到中毒前水平。


2)中毒患者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


3)中毒后如常有哮喘样发作,应调离刺激性气体作业工作。


【预防措施】


1.卫生技术措施:生产和使用的设备应加强密闭抽风,生产流程自动化,储运过程应符合防爆、防火、防漏的要求,做好废气的回收利用等。


2.个人防护:选用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眼镜、胶鞋、口罩等。可用碱石灰、活性炭作吸附剂的防毒口罩。


3.保健措施:做好工人就业前和定期体格检查。易发生事故的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如防毒面具、冲洗器及冲洗液等。


4.环境监测措施: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超过卫生标准的原因,采取相应维修或改革措施。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