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醇类中毒——乙醇(酒精)

发表日期:2011-05-04 09:35:05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诊断:
    乙醇中毒

毒理:
    乙醇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完整皮肤吸收,但生产性中毒较少见,生活性酒精中毒多见。乙醇属微毒类,但麻醉作用比甲醇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首先作用于大脑皮质,继而影响皮质下中枢,可引起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麻痹。乙醇在体内经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进一步氧化为乙酸,最后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其氧化代谢较快,故毒性不具有蓄积性。长期饮酒者体内可诱导产生肝微粒体酶,对乙醇的耐受性增强。人中毒量个体差异很大,成人一般为75~80ml;致死量小儿为6~30ml,成人为250~500ml。



临床表现:
  (1)呼出气中有明显乙醇气味。


   (2)症状轻者有兴奋、欣快感、多语、眩晕、步态蹒跚、词语不清、语无伦次;重者昏睡、昏迷、呼吸浅表,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亦可发生急性肾衰竭、中毒性肝炎和肌红蛋白血症。

急诊处理:
  一般醉酒可多饮水,重者应及时清除毒物,对症处理。   


  1.口服者催吐,用2%碳酸氢钠液洗胃,然后灌入浓茶水或咖啡。   


  2.胰岛素16~20U加入50%葡萄糖液100ml缓慢静脉注射,同时给予维生素B6、维生素B1、烟酸各100mg肌内注射,以促进乙醇氧化。   


  3.血液透析 适用于重症昏迷患者或同时服有甲醇或其他可疑药物者。   


  4.中枢兴奋剂 昏迷者可用纳洛酮0.4~0.8m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1~2小时后可重复半量;或哌甲酯10~20m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日1~3次。醒脑静(安宫牛黄注射液)2~4ml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日1~2次;或安宫牛黄丸鼻饲,每日2次,每次1丸。乙胺硫脲1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脑水肿急性期忌用。   


  5.其他对症处理 保温。烦躁或过度兴奋者给予地西泮10mg肌内注射,或氯丙嗪12.5mg肌内注射。保护肝脏。多发性神经炎给予维生素B族、复方丹参、地巴唑、三磷腺苷(ATP)等药物治疗。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