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环氧化合物中毒——环氧乙烷(氧化乙烯,氧丙环)

发表日期:2011-05-04 09:34:46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诊断:
    环氧乙烷(氧化乙烯,氧丙环)中毒

毒理:
    环氧乙烷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以生产性中毒为主。急性中毒常系管道破裂、敞口投料及未戴有效防毒口罩检修等原因所致。作熏蒸剂使用时,不按操作规程作业,不注意个人防护,工作完毕后不注意清洗暴露皮肤均为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环氧乙烷兼有麻醉、皮肤黏膜刺激、致敏及原浆毒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在体内转化为乙二醇,引起细胞功能障碍有关。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吸入大量蒸气后可致全身中毒。表现为剧烈头痛、眩晕、口中有特殊甜味、恶心、频繁呕吐、腹痛、腹泻、咳嗽、呼吸困难、心动过缓及不齐、步态不稳、言语困难及睡眠障碍等。严重者可致肺水肿或脑水肿。有些急性中毒患者出现心肌损害,并可见一过性视网膜血管痉挛和肝损害。并有手足感觉减退、闭目难立试验和指鼻试验阳性。   


  (2)局部损害:环氧乙烷蒸气对眼及上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可造成角膜损伤。皮肤接触可发生红肿,经数小时后有大疱形成,反复接触可致湿疹样皮炎。   


  (3)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淋巴细胞增高。

急诊处理:
  1.急性中毒无特效解毒药物,按一般急性中毒原则处理,积极防治脑水肿和肺水肿。   


  2.皮肤污染者立即去除污染衣物,用肥皂水清洗皮肤;皮肤损害早期可用炉甘石洗剂,渗液多时宜用苦参洗液或3%的硼酸溶液湿敷,以后按病情可用糊剂或软膏类。   


  3.病程中尚可给适当的抗过敏药物内服或静脉注射,如氯苯那敏4mg,每日3次,阿司咪唑每日10mg1次,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脉缓慢注射,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100mg/d,地塞米松口服0.75~3 mg,每日3次,静脉滴注5~10mg/d。   


  4.眼内溅入者立即用清水或0.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疼痛明显者可用1%丁卡因(的卡因)溶液滴眼,并用抗生素和可的松眼药水滴眼。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