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的理化特性及毒作用表现
发表日期:2011-05-04 09:32:28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1.理化特性
汞为银白色液态金属。比重13.59,熔点为-38.9℃,沸点375℃,在常温下即能蒸发,随温度增高,蒸发量也增高。汞表面张力大,洒落在地面或桌面上,立即形成许多小汞珠,增加蒸发的表面积,也易沉积于衣服、毛发及面部等皮肤,形成持续二次汞污染源,主要应用于补牙等工作上。
2.毒作用表现
(1)急性中毒
职业性急性中毒极罕见,仅见于意外事故。如在狭小而通风不良的室内熔炼金属,使金属汞以汞蒸气的形式大量逸散。主要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致化学性肺炎。由汞化合物引起的急性中毒,部分是蓄意自杀或误食二价汞(HgCI2)所致。主要引起肠胃道坏死,循环衰竭,严重的致肾衰竭。汞盐致死剂量约为1g。
(2)慢性中毒
为长期吸入汞蒸气所致,其主要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亦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主要有三大症状:兴奋性增高、震颤和口腔炎。表现为情绪易激动、烦躁、胆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及失眠。震颤多为意向性的,最初多出现在眼险、舌及手指的肌肉,以后发展到肢体,较重时全身肢体出现粗大震颤。口腔炎主要表现齿龈炎,口腔粘膜肿胀、溃疡、糜烂,牙齿松动易脱落。其他表现还有肾病综合征及肾小球肾炎等。
(3)慢性中毒亚临床表现
长期处在空气汞浓度为0.08~0.1mg/m3的环境中时,可出现体重下降、厌食、轻度震颤及失眠等症。有机汞中毒最突出的症状是神经精神症状,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少数严重者,症状可持续发展加重,表现为精神障碍。严重者可出现神志障碍、谵妄、昏迷。神经系统也可累及,严重的出现锥体外系受损。小脑受损时可出现笨拙踉跄步态、书写困难等共济失调现象。颅神经受损,出现向心性视野缩小、听力减退等。其他亦可表现有消化道刺激症状、肾脏损害及心、肝受损害等。日本的水俣病,即是慢性有机汞中毒的一种。病人开始时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病情进一步发展致死。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