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溶剂汽油职业病危害调查
发表日期:2011-05-04 09:30:34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文章简介:收集68份溶剂汽油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其中体检结果正常56人,复查人数为0,患有高血压等其他疾患者12人。个人问卷调查发现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相对比较欠缺。
摘要:[目的]了解宝山区工厂企业溶剂汽油职业病危害状况,预防和控制职业中毒的发生。[方法]对4家存在溶剂汽油职业危害的工厂的汽油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问卷调查,并对4家工厂溶剂汽油作业场所空气中溶剂汽油的浓度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3家制鞋厂使用120#溶剂汽油,而胶鞋厂作业场所中溶剂汽油浓度最高,平均1 148.82mg/m3,1家涂料厂使用200#溶剂汽油,作业场所中溶剂汽油的平均浓度低于检出限(1.5 mg/m3)。收集68份溶剂汽油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其中体检结果正常56人,复查人数为0,患有高血压等其他疾患者12人。个人问卷调查发现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相对比较欠缺。[结论]3家制鞋企业溶剂汽油危害较为严重,此类企业应完善作业场所的卫生防护设施,为工人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防毒口罩),还应加强作对业工人的健康教育,以预防和控制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的发生。
为了解宝山区工厂企业溶剂汽油职业病危害状况,预防和控制职业中毒的发生,于2004年8-11月对宝山区4家存在溶剂汽油作业的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4家存在溶剂汽油职业危害的工厂的汽油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问卷调查。作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随机抽取20人作调查对象;作业人员在20人以下的,所有作业人员均列为调查对象。此外,对溶剂汽油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进行调查。
1.2方法
对4家工厂溶剂汽油作业场所空气中溶剂汽油的浓度进行采样和检测。采样方法为,STEL采样:于工人操作位呼吸带高度以100 ml玻璃注射器在15 min内采集4个样品;TWA采样:在工人操作位呼吸带高度以100 ml玻璃注射器采样3次,每次在15 min内采集3个样品,采样间隔1-2 h,视作业时间长短而定。溶剂汽油检测方法为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汽油作业工人个人问卷采用上海市CDC设计的“上海市正己烷职业病危害专项调查个人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患病情况、作业工人职业病防治知识掌握和需求情况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4家工厂企业中,集体全资企业2家,中外合资和台湾投资企业各1家,均为小型企业。4家企业的行业涉及制鞋业(3家)、涂料生产业(1家)。溶剂汽油作业人数占接触职业危害人数的58.67%,占生产工人数的9.91%,具体人员情况如表1。

2.2作业环境空气中溶剂汽油浓度测定
对7个作业点共采空气样品53个进行检测,其中3家制鞋厂使用120#溶剂汽油,而胶鞋厂作业场所中溶剂汽油浓度最高,平均1 148.82 mg/m3,尤其“浸亮油”工序作业岗位空气中溶剂汽油TWA为2 092.67 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300mg/m3)将近6倍。涂料厂使用200#溶剂汽油,作业场所中溶剂汽油的平均浓度低于检出限(1.5 mg/m3)。如表2。

2.3溶剂汽油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收集2000~2004年接触溶剂汽油的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共68份,其中男性的18份,女性的50份,工人的平均年龄38.6岁,平均工龄9.5年。体检结果正常56人;患有其他疾患(非职业病)者12人,其中8人为高血压,脂肪肝、心肌缺血、白细胞数偏低、窦性心动过速各1人。
2.4职业卫生防护情况
根据调查,4厂每年职业卫生防护投入资金在2~8万元不等,平均4.75万。职业卫生防护具体情况如表3。4家企业中3家企业在汽油作业岗位设有防毒设施,并全部为工人配备个人防护用品,但个人防护用品的有效性和使用情况不容乐观,现场检查时可以看到部分工人不戴个人防护用品,也有部分工人佩戴纱布口罩。

2.5溶剂汽油作业工人职业卫生知识状况
2.5.1个人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有41名溶剂汽油作业工人填写了个人调查问卷,其中男性9人,女性32人,年龄18~53岁,平均36.4岁,工龄0.2~19年,平均9.0年。从文化程度看,小学毕业6人(14.6%),初中毕业32人(78%),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3人(7.3%)。
2.5.2职业卫生知识情况经过对41份个人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溶剂汽油作业工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知晓率只有73.2%,70.7%的工人知道定期体检的主要目的,但是只有41.5%的工人知道就业前体检的主要目的。对作业场所存在溶剂汽油职业病危害的知晓率虽然达100%,但对溶剂汽油吸收途径的知晓率只有73.2%。87.8%的工人参加了定期职业健康检查,但是参加就业前体检的工人只占34.1%。
溶剂汽油职业病危害的防护知识方面,75.6%的工人认为其工作岗位需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但是只有27.5%的人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认为工作岗位配备有防毒面具的工人占19.5%,而61.0%的工人工作岗位配备棉纱口罩。认为工作场所有防护设施且完备的只占19.5%、有但不完备的占53.7%、无防护设施的占12.2%。
2.5.3个人卫生情况汽油作业工人中吸烟者占19.5%,在工作场所中吸烟的工人占2.4%。饭前洗手和换衣服的工人分别占90.2%和51.2%,下班时洗澡和换衣服的工人分别占43.9%和39.0%。
2.5.4职业卫生知识需求情况经调查,溶剂汽油作业工人最需要了解的内容前三位分别是劳动安全生产知识、发生职业病后的权利及中毒事故、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援方法等。19%的工人倾向于从上岗前培训获得职业卫生知识,其次是宣传小册子和宣传墙报,各占15%。认为本企业健康体检方面需要改进的工人最多,占70.7%,其次是防毒设施和个人防护措施,分别占63.4%和61.0%。
3讨论
溶剂汽油是混合烃,主要作为溶剂和清洗剂,用于橡胶、油漆、制鞋、印刷、制革、颜料及机械工业中。溶剂汽油蒸发性好,馏份轻,但它不像车用汽油那样具有优良的抗爆性。它的辛烷值仅有40~50,只能起溶解、稀释、洗涤和抽提某些物质的作用。200#溶剂汽油的主要成分为正癸烷、正壬烷和十一烷。120#溶剂汽油的主要成分为2-甲基戊烷(15.24%)、3-甲基戊烷(8.17%)、正己烷(10.91%)、甲基环戊烷(14.24%)、2-甲基己烷(13.6%)、3-甲基己烷(11.11%)等。本次调查中3家制鞋企业均使用120#溶剂汽油,而1家涂料生产厂主要使用沥青和200#溶剂汽油,溶剂汽油检测以正己烷为参数,因此该厂作业环境中溶剂汽油浓度低于检出限(1.5 mg/m3)。
正己烷[CH(3CH2)4CH3]属低毒类烷烃,但具有高挥发性、高脂溶性,并有蓄积作用。毒作用主要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度抑制作用,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导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溶剂汽油中通常含有一定含量的正己烷,但200#溶剂汽油中正己烷含量较低,因此以正己烷为参数可能不能反映其真实浓度。
从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来看,4家工厂尚未检出因溶剂汽油或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职业病,但并不能放松职业健康监护,尤其是制鞋行业,通常溶剂汽油和苯类物质共存,但厂家往往只重视苯类职业病危害的防护而忽视溶剂汽油的危害,也经常以苯类职业健康体检代替溶剂汽油职业健康检查。检出其他疾患12人,其中高血压8人,占体检人数的11.8%,由于体检人数较少,所以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病,与接触溶剂汽油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检查中发现溶剂汽油作业岗位的共同问题是,制鞋企业刷胶工序基本上以手工操作为主,缺少局部吸风排毒设施,而作业工人的个体防护情况也不理想,许多工人在操作时不佩戴防护口罩或只佩戴纱布口罩。制鞋厂往往汽油和混苯同时存在,虽然有定期职业体检制度,但在2003年以前一般只对工人进行苯类的职业健康体检,而忽视了对汽油所致健康危害的体检。此外,目前就业前体检尚未受到重视,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也相对比较欠缺。因此,存在溶剂汽油职业危害的企业不仅要完善作业场所的卫生防护设施,为工人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防毒口罩),还应加强对作业工人的健康教育,使其自觉遵守作业规程,注意自身保护和个人卫生,工作时佩戴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饭前洗手,下班淋浴,以预防和控制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的发生。
信息来源:环境与职业医学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