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

发表日期:2011-05-04 09:29:46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摘要】介绍了血透室护士工作中面对的主要职业危险和防护,认为增强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预防和控制才能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血透室护士 职业危险 防护


  随着现代医学诊断及治疗技术迅速的发展,医院里存在越来越多的威胁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而透析室护士在一个相对密闭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其周围存在着大量危害健康的问题,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如何做好血液透析护士的职业防护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工作。现报告如下。


  1  血液透析室护士常见职业危害


  1.1  意外损伤  这是最常见的职业暴露,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每年卫生行业的职员中被针刺伤或经皮肤受伤害的有60万~80万人,护士是针刺伤的主要群体,在针刺伤中1/3是护士[1]。在治疗过程中,频繁接触刀、剪、针等锐器,极易误伤自己或他人,导致通过血液传染的疾病传播。在可经针刺传播的20余种疾病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可怕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


  1.2  身心危害  (1)血透室是一个相对密闭的工作环境,透析机多、床位安排比较拥挤,空气流通不畅,易造成胸闷、口干。(2)血液透析是实施体外循环,为保证体外循环顺利进行,护士必须密切观察透析中异常情况的发生,如体外循环部分有无凝血、肿胀,针头有无脱落,患者是否发生肌肉抽搐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护士都要立即处理,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同时由于血透室有许多急诊、重症患者,护士经常加班,体力透支,不能保证充足的休息。极易造成透析护士生理、心理疲劳,造成精神紧张,使其产生心身衰竭综合征。


  1.3  疾病感染的危害  血透室是患者实施血液体外循环的场所,由于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护士每天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受感染的几率高。引起透析室护士临床感染的病原体,目前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特别是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


  1.4  消毒液对人体的危害  各种消毒液对人体都有一定的危害,过氧乙酸、次氯酸钠、冰醋酸、“84”消毒剂、甲醛等,长时间接触会有灼痛,有时过敏,挥发氯可引起结膜炎、眼胀痛、损伤呼吸道黏膜,引起呼吸道不适,还有的有致癌、致畸作用。


  1.5  紫外线对身体的危害  透析室紫外线灯管多,每日紫外线灯管消毒,对皮肤眼睛等易产生危害。紫外线灯发出的紫外线波长为180~290 nm,具有杀菌作用,而这种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的波长恰好与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的波长相似,极易损害眼睛和皮肤,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皮肤红斑反应、光感性皮炎,甚至诱发癌变。


  1.6  噪音的危害  血透室用于治疗的机器多,空间相对较小,还拥有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水处理机等设备,噪音主要来源于这些设备。据测透析机报警噪音为35~73 dB,水处理机为65 dB,电冰箱为35~50 dB,我国对医院环境噪音标准值为35 dB,极限值为45 dB,长期处于超值噪音中,会使护理人员身心紧张、头痛失眠、情绪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而出错。


  2  血透室职业危害的防护


  2.1  职业暴露的防护


  2.1.1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做好首次透析患者输血前五项、乙肝两对半、丙肝等常规检查,建立患者病历管理,加强分区,准确了解其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携带等情况,并重视做好并此类患者的安全防护。以后每3个月复查输血前五项等情况。操作者戴双层手套,穿隔离衣,安排在隔离区透析,用物处置按传染病隔离消毒处理。透析室内所有透析器材均一次性使用不得复用,每次透析后透析机必须清洁消毒后才能进行第二个患者的治疗。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时必须戴手套、口罩,条件好戴好防护目镜或防护面具。一副手套只限用一位患者,操作者必须戴手套,操作不同患者均须更换手套,并且不可戴手套洗手后继续在不同患者间操作,防止交叉感染。有研究表面,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针刺穿一层胶乳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到的血液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的血量少50%以上[2]。


  2.1.2  知识宣教  采取分级培训学习的形式,建立由医院院感科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院内感染和防护知识,科内根据不同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血透室护士进行有关院感知识的培训,使护士熟练掌握标准预防与普通预防,经血液传播的二、三级防护,职业暴露与安全注射的概念与操作规程,来指导行为规范。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各种危险行为,严格执行标准预防,遵循双向防护原则。


  2.1.3  加强免疫防护措施  乙肝是我国常见的血源性传染源,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3]。对新调入人员及接受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乙肝、丙肝,HIV检查并建立档案,阴性应注射乙肝疫苗,以后每两年加强注射一次,透析室工作人员每年定期体查2次,化验乙肝、丙肝、两对半、肝功能等。


  2.2  锐器伤的预防  锐器伤是导致职业感染的最主要途径,因此锐器伤的预防非常重要。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污染的锐器用后应立即放入特定的容器中,然后作进一步处理,手持锐器勿将锐利面朝向他人,以防刺伤他人,为不合作患者做治疗时应在他人的协助下进行,用过的注射器勿将针帽戴回,以防刺伤自己,严禁双手将枕头回套,主张单手操作将针放入护套,严禁徒手处理破碎的污染物品。


  2.3  身体疲劳及心理的防护  (1)血透室应单独立区,布局合理,每天通风2~3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多饮水。(2)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人员配备要充足、合理排班、灵活机动、新老搭配,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加班,保证护士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减少和避免生理、心理性疲劳。根据透析室工作的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学习,提高工作效率,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加强护士自身素质修养,用职业角色约束自己的情绪冲动,从而转移来自心理各方面不良风险因素,减少心理疲劳的发生。


  2.4&nbs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