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职业卫生工作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生态环境、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基础,它既是提高我市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更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关注民生、关注企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2002年5月《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更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取得显著成效,较好地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职业病防治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服务不断优化,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宣传工作不断强化。然而,尽管在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发展,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和劳动用工制度等均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当前恰逢金融危机,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的问题。目前我市工业企业数量众多、门类齐全,导致了当前我市职业病危害形势极为严峻。据2007年市职业危害领导小组牵头八部门开展的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内的全市普查结果显示,我市企业中存在各种职业病危害主要集中在机械、轻工、纺织、化工、建材、冶金、电子等行业;其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占所查企业总人数的比例较大。同时调查中也显示,在上述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中,依法自行组织和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企业较少。因此,进一步加强对职业危害监管能力的建设、规范企业行为,全面实行依法经营,建立诚信企业的需求极为迫切,刻不容缓。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的职业危害监管能力,强化相关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意识,针对上述薄弱环节,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第一,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调整和明确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相关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密切部门协作,实现全市职业卫生工作合理规划、科学监管、有序发展。切实落实《关于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和《无锡市职业病防治规划》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加强调研,摸清底数,强化信息搞通。第二,进一步强化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在职业防治工作中的责任主体地位,强化企业必须依法承担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的责任,加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提高单位职业病防治水平,并对本单位发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从而明确建立和落实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牢牢树立职业卫生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落实建设项目实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职业卫生评价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和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制度。第三,积极、认真地落实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业病防治责任,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和考核内容,并作为建设生态城市、和谐社会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实。
二、坚持监督执法与技术服务相结合。执法是堵,指导是疏。要查漏补缺,堵疏结合,从源头抓起。一是依法严格把好职业病防治的源头准入关。对新办、改造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及时跟进,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建立相关措施,确保工作落实有实效。二是认真组织开展职业卫生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大职业病防治监管力度。以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企业为重点监控单位和重点行业;以接触危害环境职工为重点监护对象和重点人群;以职业卫生评价和职业健康监护为重点内容,依法查处发生重大职业病事故和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行为。
三、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和深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增强企业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意识更要增强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维权意识,使劳动维权意识的增强成为对行业监管网络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动力,增加职业危害监管的哨点。要将《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纳入普法教育计划,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有效强化企业职业病防治责任和义务。帮助劳动者了解职业病防治、安全生产、权益保护等知识,不断提高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共同参与、共同监管和共同关心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开展和推广职业健康促进示范企业试点工作;组织开展社区职业卫生服务调研,积极探讨职业病防治工作进社区。推行“健康诚信企业”活动,促进我市社会和谐、科学和健康而可持续的发展。
四、加强职业病防治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第一,进一步推进职业卫生执法队伍建设,按需增加人员数量,强化全员培训,加快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迅速提升技术服务能力,不断完善职业卫生技术保障体系。第二,加快建设职业病防治康复医疗机构建设,以适应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要求。第三,加快健全和完善全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数据库,以利监管指导。第四,建立公开透明的社会窗口,宣传和公开与职业危害相关的法律及信息。第五,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更好地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第六,健全完善职业病防治应急处置体系,提高重大职业中毒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
职业危害不仅危及到劳动者的健康,对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也直接造成巨大的危害和威胁。因此,加强职业危害的控制不仅基于对劳动者健康的保障,也是对调整产业结构和合理布局,实现产业转型的有力促进,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选择和战略举措,更是从涉及局部高危人群的公共卫生问题上升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课题。应该看到,职业病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方针,从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我们相信,在中共无锡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