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
发表日期:2011-05-04 09:27:23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职业卫生档案,是指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职业卫生防治、管理以及职业卫生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图纸、照片、报表、录音带、录像、影片、计算机数据等文件材料。
《职业病防治法》对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档案提出了明确要求:《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四)规定“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第二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在相关的配套规章中,对职业卫生档案也做了相应要求。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清单及有关文本。
二、职业卫生管理方针、目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年度总结。
三、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
四、职业卫生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
五、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
1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及批准文件等;
2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书;
3工程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
4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
5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预评价报告;
6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7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意见书;
8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意见书。
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资料。
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存在岗位、来源、预防策略清单。
七、储存和使用的化学品清单。
包括种类、量、使用的部位、储存的部位、毒性资料、预防策略。
八、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料。
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委托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记录与评价报告。
九、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及维修档案。
1设备的操作规程、合格证书;
2安装、调试验收记录;
3运行使用记录;
4维修记录,包括维修责任人、维修原因、维修日期、维修人等。
十、职业病防护用品档案。
包括工种清单,应配备清单,实配备清单,使用情况等。
十一、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1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
2职业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分析报告;
4职业禁忌症名单及调离情况;
5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6职业病检出名单。
十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计划、培训内容、授课记录及考核成绩。
十三、职业病(含工作有关疾病)发生情况及职业病患者处理情况记录。
十四、用人单位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
十五、职业病诊断、鉴定资料。
十六、各种监督文书。
十七、各种设备、化学品中文说明书。
十八、各种汇总资料。
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资料;
2职业健康监护汇总资料;
3职业病发病情况汇总资料;
4职业病人处理、安置情况汇总资料;
5培训情况汇总资料;
6因病缺勤情况汇总资料;
7职业病防护设施汇总资料;
8劳动者死亡资料。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