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十大职业安全卫生理念

发表日期:2011-05-04 09:27:17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职业安全卫生理念之一


  ——从我做起,主动参与岗前培训


  安全卫生——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所有人。劳动者要主动参与岗前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做到认真刻苦、不耻下问、勤学熟记、反复练习,终生获益。
  
  认真刻苦: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包括设备使用方法、操作程序以及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等,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劳动者在培训时应当认真学习领会,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准确掌握知识和技能。否则,就会危害自身及他人健康安全。
  
  不耻下问:劳动者在遇到任何职业安全卫生问题应主动学习、不耻下问、刨根问底,直到弄懂为止,重要的地方最好要求用图片、照片或实物来说明,以免产生一知半解。
  
  勤学熟记:劳动者在参加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时,要准确记忆,掌握每项内容。同时,要善于自己动手实践,不明白的地方向有经验的同事和“师傅”请教,争取尽快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尽早进入“角色”。
  
  反复练习:职业安全卫生知识需要反复练习,不断实践,才能达到快而准,做到得心应手,工作出色。


  职业安全卫生理念之二


  ——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等于珍惜生命、保护健康
  
  职业安全卫生规程作为工作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人用众多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伤亡事故而制定的。因此,仅靠用人单位制定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不折不扣地执行操作规程。劳动者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等于珍惜生命、保护健康。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要互相提醒,共同遵守,不能认为职业安全卫生规程只是保护个人的,可以不予遵守。如果一个人不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就会逐渐影响到很多人都不去遵守。培训劳动者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是用人单位的法定责任,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是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职业安全卫生理念之三


  ——培养良好的操作行为,杜绝不安全的操作行为
  
  培养良好的操作行为
  
  (1)操作前的常规检查 必须始终保持机械设备在正常状态下运行。每天工作前对机械设备进行常规检查。发现不正常情况,劳动者应及时通知管理人员,经维修并确认安全之后方可工作。
  
  (2)牢固掌握信号联络 两人以上协作工作时,有时要规定联络信号,根据信号操作。具有联络信号的岗位,劳动者应当牢记所规定的信号,在确认、弄清信号意思之后再开始工作。
  
  (3)严格遵守操作程序 因怕麻烦而简化、省去规定的操作程序,往往会引发许多意外事故。因此,劳动者应严格遵守操作程序。
  
  (4)非常规操作时应及时报告 当生产线中发生产品变形,或者遇到小故障时,需要进行一些操作程序中没有规定的操作(即非常规操作)时,如调试机器、检修、注油等,应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
  
  绝对禁止的不安全的操作行为:
  
  ◎机械设备操作、物品取放方法不正确,物体支撑不牢靠。◎靠近或进入危险场所,如正在运转的机器或起吊的货物等。◎对正在运转、通电或加热中的机械装置进行清扫、加油或检修。◎突然启动机器,未给信号或未确认安全便移动车辆、物体或者进行下一步操作。◎机械装置选择不当,使用不当或者有缺陷。◎离开正在运转的机器,把机器或材料置于不安全的状态下或场所中。◎拆除安全装置,或使安全装置失效的行为。◎从车辆或机器上跳上、跳下,或者用手代替规定的工具作业。◎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或选用不当,或佩戴不安全。◎随意触摸未知化学品。◎贸然进入密闭空间。◎发生事故贸然相救。


  职业安全卫生理念之四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4S),创建清洁工作场所


  创建安全、舒适而清洁的工作场所,要做到及时清理无用物品,归整有用物品,物品拿取方便,有毒无毒分开,确保职业安全卫生。


  例如,现场工作中发生有毒物品泄漏,由于没有及时清理,造成职业中毒。


  ◎整理——做到物品有毒、无毒分开,有用、无用分开,无用物品及时处理。


  ◎整顿——有用物品须分类存放,取放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保险。


  ◎清扫——随时打扫、清理垃圾、泄露物、灰尘和污物。


  ◎清洁——保持服装整洁,车间干净。


  职业安全卫生理念之五


  ——熟知并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警示标识


  劳动者应熟知在作业场所、设备、产品包装、贮存场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等醒目位置设置的职业安全卫生警示标识的含义,并遵守职业卫生安全警示标识的规定。


  ◎熟知并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警示标识。


  ◎未经许可不挪动,不拆除职业安全卫生警示标识。


  ◎职业安全卫生警示标识被物体遮住或弄脏时,应加以整修,放在醒目位置。


  职业安全卫生理念之六


  ——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是预防职业安全卫生事故的有效手段


  工作场所配置通风、除尘、排毒、净化、防暑降温、抗震、防噪等防护设施,能有效降低粉尘、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从而保障劳动者健康。


  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应当定期维护,并遵守:


  ◎不得随意拆除,不得使其失效。


  ◎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尽快维修。


  ◎即使安全装置正常,也不得接触危险部位,必须接触时应使用辅助工具。


  ◎必须拆卸安全装置或防护设施时,应切断电源,并加强信号联络。


  ◎保证安全连锁装置的正常运行。


  职业安全卫生理念之七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用品在预防职业病和工伤事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敝开的袖口或衣襟,有卷入机器的危险。进入密闭空间,应当配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在粉尘、毒物浓度超标的作业环境下工作,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可以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


  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为劳动者发放、维护个人防护用品,并通过培训教会劳动者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人防护用品。如果使用方法不当,也会损害健康。例如,“粉尘通过配戴的防尘面罩与面部留有缝隙进入机体而危害健康”等等。因此,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安全卫生理念之八


  ——主动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大多数职业病是不可治愈的,但是可以预防的。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性健康检查是用人单位的法定职责,劳动者主动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不仅有利于保护劳动者自身健康,也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相关权益。


  ◎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都要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职业性健康体检项目应当根据职业接触有害因素确定。


  ◎体检时劳动者要如实说明过去的体检情况、工作经历和自我感觉状况。


  ◎建议到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


  ◎体检后劳动者要索取检查结果或诊断证明书,检查结果和诊断证明书可以作为维权的证据。


  职业安全卫生理念之九


  ——对待事故沉着冷静


  万一发生事故,若处理不当,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发生事故时要沉着镇定,迅速准确判断,采取规定的应急措施,组织自救互救,尽量减少伤亡损失。


  让我们铭记曾经发生的惨痛教训:


  ◎一听说失火,人们便一拥而上去救火,不料紧接着发生大爆炸,导致伤亡。


  ◎为救出坑道内中毒的同事,未佩戴防护用品便下了坑道,结果自己也一道中毒。


  ◎欲抢救触电的同伴,慌忙用手去拉,结果自己也同样触电。


  ◎眼睛迸进铁屑,随便让人处理,结果严重损伤眼球,甚至失明。


  万一发生事故,应当:


  ◎不要惊慌失措,保持头脑清醒。


  ◎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不得草率行事。


  ◎迅速而准确地与他人联系。


  ◎听从指挥。


  ◎行动中,不得擅自改变程序。


  ◎不管事故有无伤害,都要向上级报告,不得隐瞒。


  职业安全卫生理念之十


  ——女工和未成年工享受特殊保护


  妇女在身体结构,如身高、体重、胸围、上下肢、手、足等生理机能方面,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机能方面与男子有显著的差别。妇女有月经、妊娠、分娩、哺乳以及绝经等生理过程,此时生理机能发生改变,生产作业能力受到影响,对生产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如高温、噪声、毒物等敏感性增加,容易受<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