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用的资料来源于1990~2005年全区26个市县(区)防疫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企业劳动卫生职业病季、年报表和三个职业病诊断组的诊断结果。
1.2 方法
使用全国职业病报告中的“尘肺病例卡”、“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对全区各市县(区)统一时间内报出的职业病病例逐一登记填报,按不同的类别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1990~2005年我区职业病发病及死亡情况
1990~2005年我区共发生职业病1139例,其中尘肺717例,急性职业中毒84例,慢性职业中毒16例,物理因素损伤及其它职业病322例。分别占职业病总数的62.95%、7.38%、1.41%和28.26%。累计死亡317例,其中尘肺287例,占死亡总数的90.53%;急性中毒30例,占总死亡数的9.47%。各年职业病分布及死亡情况见表1。表1 1990~2005年全区各年职业病病例分布(略)
由表2可见,尘肺是16年中发病最多的职业病,共计7 类717例,主要是煤工尘肺和矽肺,两种尘肺共发病699例,占尘肺总病例的97.5%。死亡287例,其中煤工尘肺和矽肺死亡285例,占尘肺总死亡的99.30%。表2 1990~2005年尘肺病构成(略)
2.3 急性职业中毒的构成
16年共累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84例,死亡30例,主要为急性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氨气中毒,三者共发病70例,死亡26例,分别占发病总数和死亡总数的83.33%和86.66%。各种急性职业中毒的情况见表3。表3 1990~2005年急性职业中毒构成(略)
2.4 慢性职业中毒情况
1990 ~2005年共诊断慢性职业病16例,引起中毒的主要是铅中毒,占慢性职业病总数的56.25%,主要存在于冶金行业的炼钢厂,其他毒物引起中毒的例数很少。见表4。表4 1990~2005年慢性职业中毒构成(略)
2.5 物理因素及其他职业发病情况
1990~2005年我区物理因素及其他职业病共发生322例,其中职业性白内障占很大比例(80.43%),其次为职业性皮炎(9.93% )和噪声聋(4.96%)。各类职业病的构成比见表5。表5 物理因素及其它职业病构成(略)
3 讨论
3.1 1990~2005年职业病报表资料统计分析表明,我区每年新诊断的职业病,主要以尘肺为主,占62.95%。尘肺又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与我区1959 ~2003年职业病发病情况[1]一致。尘肺主要集中于煤炭系统,这与煤炭系统在我区是主导工业,工人数量多,工作年限长有关。其次为职业性眼病(22.91%),主要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石嘴山市某炸药厂的三硝基甲苯所致的职业性白内障,随着该厂的倒闭,职业性白内障逐渐减少。急性职业中毒主要为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氨气中毒,这和1991~1997年全区急性中毒的构成[2]相一致,说明这三种职业中毒多年来一直是我区最主要的急性中毒的种类。原因是硫化氢中毒多发生在清理污泥池(井),作业者缺乏安全措施和必要的卫生知识;一氧化碳、氨气中毒主要是设备漏气而造成的。
3.2 在报告职业病死亡病例中,主要为尘肺和急性职业中毒。从1990~2002年,每年都有尘肺死亡病例报告,但从2003~2005年,却没有报告1例死亡病例,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卫生机构改革,职能的重新划分,报告单位或报告人员的更换,打破了原有的报告模式,造成关系不顺,具体任务不明确,职业卫生统计报告工作脱节,基础数据缺失[3],导致这三年中尘肺病人死亡的漏报现象。
3.3 从各类职业病的工业系统分布情况分析,尘肺病主要分布在煤炭行业,急慢性职业中毒主要分布在化工和机械行业,物理因素及其它职业病主要存在于化工行业。由此可见,我区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应该是煤炭系统的尘肺、化工系统的急慢职业中毒和物理因素及其它职业病。控制以上工业系统职业病的发生,对控制全区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玉章,刘天锡,肖保平.宁夏卫生防疫50年[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128-131.
[2]杨凤珠,于丽萍,刘守春,等.宁夏回族自治区1991~1997年职业病情发病情况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1999,21:65-66.
[3]王鸿飞.2002年全国职业病报告发病情况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06,33(1):46-47.
相关推荐: